实验教学与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杨惠珍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处于儿童时期,他们对大千世界的多种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也有着较强的动手欲望。
        杨惠珍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第一小学    3250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仍然处于儿童时期,他们对大千世界的多种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也有着较强的动手欲望。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全部都是以科普为宗旨来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也有着较强的趣味性。但是,干巴巴地教授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课堂可以与实验进行结合,教师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习兴趣;知识理解;学以致用
        对科学这门学科,虽然学生手中有教材、课程表上有相应排课,但它在每周几乎只有一两节左右,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像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也对这门课不以为然,然而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的最佳时期,这门课程应首先受到教师的重视,其次再配合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实验教学与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结合,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一般都是男生对科学这一学科感兴趣,他们善于探索,也善于发问,大部分女生对科学这门课没有男生积极。要达到高效的教学效率就要让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程活动中来,因此,教师不妨开展实验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中,教师与学生一同进行探究会让学生感觉自己就像科学家一样在进行科学实验,亲身经历实验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乐趣,这样以来,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注意力都会被实验所吸引,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光和影”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影子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引起学生的疑惑,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再展开这个相关的实验,这样能够凝聚起全班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关掉了班里的灯,拉上了窗帘,在课堂上构造了一个相对暗沉的环境,接着,我拿出一块小木板让其立在桌子上,我让学生观察用手电筒在小木板不同的方位照射,会有什么变化。学生不难发现,随着光源方位的不同,影子也会随之改变,这个实验证明了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源与物体,学生的疑惑得到了解答,课堂效果较好。


        二、方便知识理解
        教材上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严谨性、科学性、抽象性,这种文字容易让学生渐渐失去探究的兴趣,有时一些知识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需要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才能明白究竟讲述了什么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实验融入课堂,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以亲眼看到的实验结果与书上的文字相对应,再进行理解,这样在理解文字时就会轻松许多。出于对教学资源的考虑,一些不方便开展的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观看相应的实验视频,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地形”这一节时,这部分知识对年龄尚小的学生而言是十分陌生的,他们还没有接触过任何地理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课上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回忆旅游时见过哪些地貌。在课堂上,我从网络上找了一则优秀的微课视频,有高山、沙漠还有草原,通过短短几分钟就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不同的地貌,视频中的纪实的画面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上地貌的不同形态,既拓展了学生的见识,又方便了学生对课本的理解。
        三、引导学以致用
        科学来源自生活,最终也回馈于生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科学并不是单纯看看实验这么简单,而是为了在生活中有需要时,能够借助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即应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随着现在时代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家庭环境越来越好,很多学生不知道学到的知识如何去利用。因此,教师可以将一些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实验与课堂结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科学有哪些体现,从而逐步引导学以致用,加强实践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节时,这个实验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将前几节所学的知识得到实践。在课上我先让学生了解了钟表中摆的原理,接着我将校内科学实验室里的实验工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摆锤、齿轮、垂体、卡纸、塑料片开展实验,在学生做实验的同时,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明确做到每分钟摆锤应该正好摇摆60次,这个实验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做出的成品既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也使学生对科学更加感兴趣。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应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条件允许,教学资源不匮乏的情况下,教师应将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逐步转变为以实验为中心的教学,加大力度向学生科普科学常识。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一同去参观当地的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科技馆感受科学的魅力,从而爱上科学。
        参考文献:
        [1]王俊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4(04)
        [2]吴回春.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程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