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第11期   作者:李淑荣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下,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
        李淑荣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第三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下,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此阶段的学生感性思维丰富,具有强烈的好奇感。但是由于年纪小、心理认知不成熟等原因,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从而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和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下面,本文就对绘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绘本;小学道德与法治;运用策略
        绘本就通过结合图片和文字,将故事情节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带来具有趣味性、教育性的内容。随着学生年纪的不断提升,需要记忆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这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学习压力。并且部分教师依然保留着传统教育理念,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会让学生反复背诵教学重难点。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会降低学习乐趣,也无法提升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将绘本渗透到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绘本资源,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为高效教学打造基础。
        一、创设绘本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基于学生的兴趣使然,只有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乐趣,学生才会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不自觉的想要了解教学知识,提升学习效果。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需要学生记忆丰富的知识,部分学生会直接通过文本来记忆。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容易造成知识的遗漏、混淆和忘记。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可以结合绘本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为学生创设绘本情境内容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直观了解相对应的知识。这样能实现学习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也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例如,我们以《拉拉手,交朋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绘本内容,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图画,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一看书上有哪些小动物、小朋友?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时候,由于学生不知道其中的内容,所以都想知道原因。教师就让学生阅读绘本来进行学习,并且在适合的时候引导学生。最后,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交朋友、相互帮助等内容,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交朋友方法。运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乐趣,学生也愿意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应用绘本故事,提升学习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此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小、心理认知不完善等原因,对故事有特殊的情感。因此,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需要教师灵活运用绘本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通过绘本中故事和图画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和思考。这样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我们以《课间十分钟》这部分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教学为例。

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绘本,为学生开展故事学习内容。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教师为学生讲解故事:“同学们,你们看图片,在下课间的时候,这里有一群小朋友在玩跳绳游戏。跳绳游戏有跳绳的,也有摇绳的。这个时候,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加入到其中。可是她只想跳,却不想摇。所以其他小朋友不想和她一起玩耍。你们猜这是为什么?”当教师说完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问题,结合图画来回答其中的问题。运用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绘本故事中体会其中的内涵,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三、开展绘本活动,培养良好品质
        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绘本内容,这些内容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因此,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其中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组织绘本活动。这样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能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等能力,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例如,我们以《玩得真开心》这部分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教学为例。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放学回家的事情。因此,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绘本创作的实践活动。如,教师先提出“放学回家玩什么”的主题。然后,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绘本创作。当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当学生完成绘本的创作之后,可以由其他学生评价。最后选出比较好的作品。运用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乐趣,学生会不自觉的想要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还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能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
        四、结合生活绘本,丰富生活体验
        道德与法治本身来源于生活实际,是生活实际的总结和概括。因此,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绘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和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开展生活中的绘本内容。这样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教材中的生活场景,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提升自己的价值。
        例如,我们以《早睡早起》这部分道德与法治内容的教学为例。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教师就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图片中,由于小明没有早起,没有及时吃上早餐,最终导致自己在课上出现肚子饿的情况。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学生了解早睡早起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说一说自己的生活规律是怎样的,该如何做到正确的生活规律。最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运用这样的方式,能把学生带入故事角色中,使学生改正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将绘本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通过运用等方式,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便让学生摆脱原有低效的学习模式,培养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增强学习效果。并且在不断的学习中保持学习的动力,进而提升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晓峰,王林,等.图画书阅读——引领孩子快乐成长[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7.
        [2]林圣洁.绘本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