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丹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第四小学学区中心校 028300
摘要:本文中,笔者从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给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要求,以问题推动阅读以及讲究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创设阅读的氛围等方面谈谈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分析
如何引导学生放下手机,重拾经典,回归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整本书阅读是当前阅读教学中比较热门的话题,并且逐渐被纳入课堂阅读教学中来。受传统阅读思维教学的影响,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单篇阅读为主,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影响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整体提升。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为学生打开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
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整地阅读难度适当的书籍。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做的,首先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教师来为学生选择阅读书目时,应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择:一是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二是让学生获得技能;三是能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兴趣爱好、文化品位和精神需求。
增长学生知识方面的书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汉字的故事》《东周列国志故事》《中外艺术家的故事》《中外战争的故事》等,这些故事的内容比较有趣,迎合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好奇心理。获得技能方面的书有《昆虫记》《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鲁滨逊漂流记》等,对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动物和谐相处、学会运用科技服务我们的生活等有积极的作用。《西游记》《三国演义》《三毛流浪记》等经典的文学性典籍,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品位有良好的作用。
二、给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要求,以问题推动阅读
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第二个阶段的内容是给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让学生积累、合作和探究,从而以问题推动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从阅读书本中寻找答案,以此来开展探究活动。例如,以《红楼梦》为例,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探究内容:
第一个问题:熟悉该部作品和作家的相关知识。如,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有关他的生平你了解哪些?2.《红楼梦》中讲了“金陵十二钗”、“副十二钗”和“又副十二衩”的故事。其中,“金陵十二钗”是指哪些女子?“副十二钗”又指哪些女子?3.《红楼梦》中你最喜欢的故事情节是哪些?复述给同学听。
第二个问题:评价类题目。如在“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和王熙凤这几个女性人物中,你最喜欢谁?她有哪些性格特征?”“贾宝玉是典型的封建时代的富贵公子,结合贾府被抄家后,贾宝玉落难狱神庙的情节,你如何看待贾宝玉养尊处优的生活习性?“林妹妹经常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与宝哥哥拌嘴、生气,但是史湘云等人误解了她时,她总是不予计较,总是恍若未闻。你如何看待林黛玉的这种‘小气’与‘大度’?”类似的问题教师可以多设计几个,让学生从中挑选感兴趣的问题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
第三个问题:独立表达题。例如把《红楼梦》中你最喜欢的故事片段如林黛玉葬花、宝黛二人共读《西厢记》等内容缩写成500字左右的短文或者读后感等。也可以是辩论类题目,如“作者是如何安排林黛玉的结局的?真像高鹗续书中所写的那样是王熙凤掉包、林黛玉泪尽而逝的吗?如果是,请说出你的理由;如果不是,也请说出你的理由。”
总之,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由于时代和生活背景的原因,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并不高。因此,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更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目的性和效果,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不走神。
三、讲究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创设阅读的氛围
有些书籍由于页数不多,学生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读完,但是像《红楼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类动辄字数百万字左右的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下来学生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失去耐性,索性放弃。整本书阅读计划要想顺利地实施,教师就要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地规划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时间,创设阅读的氛围,减少和降低学生阅读中的烦躁,增加学生的耐性。教师可以制定阅读进度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规划好自己的阅读进度和某段时间内要完成的阅读任务,并将之填进表格中去。在阅读完整本书后,由教师、家长和本人评价自己的阅读行为,检查是否阅读完整本书和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通过制定阅读规划,不仅为学生创设了阅读的氛围,还为学生制定了明确的阅读目标,让学生参照进度条对比自己的阅读行为,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目标的指引下,时刻保持着紧迫感,减少了阅读中的烦躁和散漫随意。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爱好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开展整本书阅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视野,而且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能力有积极的效果。在开展整本书阅读中,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上,还应该参与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规范和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以此来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文华.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000(001):4-8.
【2】黄静.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及实施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033(01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