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华
溧阳市绸缪小学 江苏省 溧阳市 213300
【摘要】英语课堂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灵活运用教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加强个体尝试,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鼓励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调控激励机制,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多种英语活动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主体,参与,热情,兴趣,尝试,质疑,激励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英语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课堂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发展、富有个性的探究和创造过程。
一、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参与热情
1、实行教学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参与热情,教师在课堂外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学生的朋友,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充分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对他们非理性的选择给予理性的指导;通过灵活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以及所获得的成绩,予以公正的肯定与表扬。对学生来说,教师的理解与表扬是感动人心的,它是学生前进最有效的内驱力。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才会“乐其道”。
2、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Well begun is half done”,教师如果能设计出紧扣教学内容、又能抓住学生好奇心的导语,定能做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之窗。
如:在教学关于星期几的单词前,我有意识地播放了这样一首儿歌:“Monday Monday星期一,猴子花钱坐飞机;Tuesday Tuesday星期二,猴子屁股摔两瓣儿; Wednesday Wednesday星期三,猴子爬上花果山,Thursday Thursday星期四,猴子猴子去考试; Friday Friday星期五,猴子遇见大老虎……”听着有趣的歌词,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跟着吟唱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立即学会这些新知识。
3、运用幽默机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老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轻声的问候,一句幽默的话语,都会给学生极大的鼓舞,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
如:在教学0—100的数字时,我故作神秘地宣布说:“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听听踢踢掘地雷’!”学生一听这句话,个个好奇又兴奋,学得分外起劲。等到学完了0—100的所有数字,他们才明白:老师说的那句话原来是对这些数字段不同读音规律的幽默形容;恍然大悟的同时也报以会心的一笑。
二、灵活运用教法,增强参与兴趣
1、创设体验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拓宽学生的学用渠道。如:教学完表示四个季节的单词后,通过电教媒介播放各个季节的代表花卉,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花卉作出判断,快速说出所代表季节的英文名称;在学习了课文句型的基础上,关闭课件中的声音,请学生为录像中播放的画面“配音”;从网络上查找、下载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场景,请学生根据这些图片进行“人机对话”等口语交际练习。
2、鼓励畅所欲言,促进学生的个性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儿童的脑,使之能思;要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说。”小学生天性好动,再加上小学英语课活动性强,有的学生激动起来便会忘乎所以,想说的话“脱口而出”。
这种“插嘴”现象的背后往往是学生灵感的突然迸发,是学生智慧火花的展现,常常体现出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加强个体尝试,培养参与能力
1、自主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探究、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提高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动物类的单词之前,我事先协助几位学生做好cat, dog, bird, panda等动物的头饰,课堂上请他们戴上头饰,然后向大家介绍说:“Today we have some new guests here, let’s welcome!”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Miss Cat摇摆着婀娜的身姿出场了:“Hi, I’m Miss Cat!”尖尖的嗓音、独特的猫步,让其他同学瞪大了眼,竖起了耳朵,也笑弯了腰。我连忙鼓励大家和Miss Cat打个招呼:“Hi, Miss Cat!”“Nice to meet you, Miss Cat!”……不知不觉中,他们已学会了“cat”这一新词。
2、实施角色转换,开展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学习活动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体验活动中。
如:在复习环节,教师可以请学生用所学过的英语句子向老师发问,通过师生之间的互问互答,帮助学生有效复习,提高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在编演对话过程中,教师也可请求加入到学生的行列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对话内容,在相互合作中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四、鼓励质疑问难,提高参与质量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不仅是师生交流的黏合剂,而且还是思维灵感的催化剂。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质疑,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变“单向”或“双向”信息交流为“多向”信息交流;通过学生质疑,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不能简单地“教”教材,而要充分利用教材,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倾听学生,把追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肯定“插嘴”现象,使学生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无论是在介绍新知识还是复习巩固时,都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地激发学生提问的欲望;创造提问机会,鼓励学生勇于发问,并由教师和同学来回答。
五、调控激励机制,满足参与欲望
教师要对学生多作激励性评价,让每位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以表扬为主,注意做到客观、公正、热情、诚恳,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鼓励性评价——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可竖起拇指说“Good”,“Excellent”,“Well done”;对于错误的回答,不要马上说“No, you are wrong.”可以说“Don’t worry, try again”;对于作业中完成优秀者,可以批上“Very good”;有错误的,在作业下面划条线,并在旁边注个问号,提醒学生再考虑一下,或写一句“I’m sure you can be better next time”。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才能获取最佳效果。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体验到“Fun with English”!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基于实践的教育智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