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盛球
广西省梧州市蒙山县陈塘中心小学 546700
摘要;无数研究表明,能够促进一个人学习的好方式,就是对学习知识充满兴趣,从新课程的导入环节,教学推进实施的过程中与旧知识的巩固环节三个方面就如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学生是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主人愿学和乐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呢?
关键词:小学,教学策略,学习兴趣
一、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课伊始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使用情境导入、实验导入、演示导入、设疑导入的方法精心开课,给学生创设一个悬念。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烈,它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小学生兴趣的重要来源。强烈的好奇心会紧紧的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从而牵引着小学生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原因。因此,在数学教学的导入中,教师应巧设问题,制造悬念,为上好整堂数学课打下铺垫。例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是这样吗?让同学们通过动笔试一试,像13、16、19、23……都不能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我再让同学们说数字,自己不用动笔试一试就能很快的说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接着让学生检验老师的判断是否正确,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当学生问及原因时,我先不告诉他们,让他们把刚才检验的几个数的数字的位置调换一下,看看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经过检查惊奇地发现它们仍然是3的倍数,这说明能被3整除的数与其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无关。“那么这里边有什么奥秘呢?”不等教师提问,学生自己便会积极思考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能够实现很好的开头,那么事情的推进就会变得格外容易。如在新课程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再如,通过猜谜语活动进行激趣,我在教学《钟面的知识》的知识时,就完全能够利用谜语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用言语无需用口,有无能走”新颗特的画内客实现新课的导入,学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筑,学习过程就会兴数然,精力集中。
还有,通过情境的创设趣,情境的创设世是促进学生新入佳境的有效方式,更是学生兴趣得到发的有效手段。如,我就周长知识的讲解时,可以在授课之初,依据体学事项的设情境可以创设成船校在时叶上动的动画,这就会助学生通过比生动的方式完成对周长的把星。学生会因为精力集中而对周长的内容进行认真掌握。
二.课堂中学习主动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参与学习的有利条件,尽量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这样做,使学生处处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讲"小数乘除法"中,我将教材内容分为三类,较为抽象的部分则让学生象征性参与,过渡性的部分则引导学生部分参与,较容易的部分则放手,让学生全面参与。
如:低年级教学中我结合数字组织“角色游戏”,促使儿童自然地进入学习情景;形体知识教学可以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进行剪、拼等实际操作;量的计量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自量一量、称一称、掂一掂……这样,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在一些小测之前,可适当给他“漏”一些题。这样在他品尝到成功的甜头的基础上,再给予鼓励,让他们争取以自己的努力获得进一步的成功。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乐于接受的。
三、在“玩”中学习,以“玩”激学
数学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考虑学生的省心发展特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已有知识设计出富有情感的活动,是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数学可以根据新课本需要在课前安排1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生在课前“玩”,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例如,在数学“元、角、分”时,课前我布知学习和爸爸、妈妈1同购物,并把所购商品的价格记下来。这样,学生在“玩”的同时,便对所学知识有了感性认识。
四、情感自主激情
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以真诚、热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这样创设的良好民主气氛,能促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地去参与。例如,在讲一道分数应用题:"粮食加工厂要加工450吨粮食,前6小时便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还要多少小时可加工完?"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对这道一题多解应用题的看法;他们从归一思路去思考提出两种解法;从工程问题的思路去思考有两种解法;从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去思考有两种解法;从倍比的思路去思考有4种解法;从方程的思路去思考又有两种解法。学生们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参与过程中,展开了思维的翅膀,发展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质量。
五、学法指导激情
美国数学大师波利亚曾说:“思想应是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而教师应该仅仅起上一产婆作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应该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应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模式、产生技能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参与能力,例如,我在教“百分数应用题”解法时,先让学生讨论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归纳出解分数应用题的解法,然后把分数换成百分数,使分数应用题转化为百分数应用题。这样引导学生从中悟出解题的学习方法,学生明白了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解法是相同的,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思考。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在“仿”到“会”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模式。他们不但自己学到了新知识,而且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深化。
兴趣的学习方法是小学数学课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则应该使自己独特有的数学艺术魅力,在课题实践中创新思维、大胆实践,以多样化的路径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引导,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小学生的数字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数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让愉快教学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好习惯成就人生》 作者:张兆红
3.肖启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趣”策略【江西教育】2019,61。
4.李燕静: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激趣教学法【发展导报】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