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南
盐城市滨海县陈涛镇八层小学 江苏盐城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由于成长环境以及监护人自身文化程度的影响,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效并不理想,尤其是留守儿童自主阅读习惯培养存在很多不足。从教学经验出发,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阅读习惯
一、农村留守儿童阅读习惯培养的障碍
1、缺乏阅读环境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存在着无书可读的现象。根据我们抽样调查。留守儿童家庭量书量在30本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1%,有些家庭甚至没有一本文学名著。有的儿童在家里无书可读,情况堪忧。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孩子感情的的愧疚更多是选择在物质上来满足孩子,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求。爷爷奶奶隔辈亲,过分的溺爱,孩子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不仅不想办法解决,还帮着孩子欺骗父母和老师。使得留守儿童阅读习惯培养,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阅读兴趣不浓,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管,因此大部分留守儿童阅读兴趣不浓,更谈不上良好的阅读习惯。手机、电视、打闹嬉戏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这不仅是这些学生贪玩幼稚,还由于他们缺乏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由于很多家长观念还没有更新,对阅读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加上大量的练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他们自然对课外阅读是不屑一顾,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不给孩子买课外书。家长闲暇之余沉迷于麻将、扑克,更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
1、营造阅读氛围
我们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种浓厚的教室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每周一打开学校的图书室,让孩子自由选择想看的书。孩子们自己在图书借阅登记册上记录借的书名、时间,以及归还时间。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还动员学生每人买一本好书,放在班级做“图书漂流”。一人一本,全班就是55本,一下子丰富了学生书源不足问题。每天中午有30分钟的“午间墨香”,给学生用来读书,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为以后的读书交流做好准备。每天的第一节语文课,我留出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前一天晚上必读书目看的内容出一个问题,考考其他同学。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火花,增强读书的欲望。在浓厚的读书氛围中,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阅读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我经常与孩子们共读一本书,一起谈书中有趣的情节,一起评书里的主人公,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这样浓厚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体会到师生之间的融洽与亲密,从而情不
自禁地和我一起读书。
2、树立榜样示范
好的榜样对于学生的兴趣起着积极向上的引领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向师性较强,我会不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读书的小故事。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教育指导,还把班级中爱读书的学生组织经验交流,进而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三、指导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让留守儿童读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得教给留守儿童选择适合其阅读的方法。那么,要指导他们学会真正的阅读,概括地讲,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对他们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第一,略读,要求学生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地复述;第二,精读,在略读的基础上,细细品读文章的内容,深入理解、思考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熟读,在前面两个层次的理解基础上,要求学生圈画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并学会应用。
四、开展多种活动,展示阅读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留守儿童的阅读水平,我还努力为孩子们搭建活动平台,让他们的阅读水平得以展示。有关阅读活动平台有很多种。
1、班级每周一次“好书分享会”。这节阅读课要求学生把最近读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可以围绕这样五个问题来谈:这本书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他什么事最让你印象深刻?用几个词来形容他。从他身上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想对别人说些什么。用这5个问题串联成一段话介绍最近读的一本书。既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们锻炼了胆量,学会了分享,丰富了知识,更让同学们看见了另一个奇幻的书的世界。
2、每本必读书一次知识竞赛。对于本学期盐城市中小学推荐的必读书,每读完一本就搞一次知识竞赛。对于成绩优异的,发“阅读之星”证书和奖品。勉励他们在阅读方面继续努力。同时也希望其他同学能以他们为榜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学习知识,从阅读中找寻快乐。
我们要重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用阅读填满他们内心中缺失的情感,借助阅读的作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气氛,利用环境的影响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使学生的生活因阅读而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韦凤鲜.留守儿童从“阅读”到“悦读”培养策略的研究[J].汉字文化,2019(S1):129-130.
[2]陆丹.特别的孩子 特别的关爱——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89.
[3]李中慧.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J].科技展望,2016,26(02):227-228.
[4]张希英.如何培养留守儿童的阅读习惯[J].甘肃教育,2015(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