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荣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樟木镇沙村学校 537127
摘要:写作是传递知识信息、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的重要形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是,很多小学生却对写作十分反感,难以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进而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写作的特点和学生所面临的写作困境来优化指导方针,争取为学生打造生花妙笔,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指导;优化;作文水平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写作是一项枯燥复杂的苦差事,在写作过程中,他们找不到写作的方向,没有合适的写作素材,不会使用写作技巧使文章增色,更不会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进而导致作文内容空洞乏味、缺少思想性。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个方面出发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技巧。争取帮助学生突破写作困境,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1.加强课文鉴赏,提炼写作方法
在大部分关于提高写作能力的建议中,阅读都被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因为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给我们写作提供思路和素材。并且,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进而能够更好地表现事物、抒发情感,使作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基本都是名家名作,其中对写作方法的运用十分纯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课文鉴赏,从中提炼写作技巧,并加以运用,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
例如:在分析《梅花魂》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关注第一段,并提问道:“第一段交代了哪些事情?”学生答道:“这一段说明课文以梅花为线索,并且交代了外祖父葬身异国的结局。”我接着问道:“这是一种什么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起到了什么效果?”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本文采取的是倒叙方式,并说明倒叙所起到的使文章产生悬念、增加文章生动性和感染力的作用,于是,我鼓励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应用这种手段。而后,我带领学生阅读文中描写梅花的段落,分析其中使用的拟人、排比以及托物言志等写作技巧,并让学生应用这些技巧进行微作文创作。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质量。
2.大胆遣词造句,书写个性文章
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却十分贫瘠,语言干枯生硬,缺少灵气和活力。并且,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和突破的意识,所应用的教学素材早已过时,这进一步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构建开放的思维情境,鼓励学生尽情想象、大胆遣词造句,用生动的、独创的语言去描绘事物、表达情感,从而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写作,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成就感。
例如:在以“我的乐园”为题的作文讲评环节,我便着重指导学生遣词造句。比如,一名学生在作文开篇说明自己的乐园是爷爷的菜园子,然后介绍了菜园中的一些蔬果和小动物,但是语言过于单薄,我便以此为话题展开教学。首先我从网上搜索一些西红柿、黄瓜、茄子、冬瓜等常见蔬果,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它们的外形特点,然后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应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对其进行描述。此时一名学生答道:“黄瓜像个苗条的小姑娘,她穿一身绿裙子,头戴小黄花,给人清凉之感。”另有学生答道:“冬瓜好似胖娃娃,菜园里一堆冬瓜挤在一起,看起来十分热闹。”我表示赞许,并让学生重新对菜园进行描述。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精彩。
3.组织课前讨论,拓展写作思路
不难发现,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后,很多学生会陷入困境,冥思苦想也找不到写作的思路和方向。并且,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局限,不能围绕作文主题进行发散性思考,也无法深入理解作文的要求,这导致学生可选择的写作素材十分狭窄。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前讨论,也就是根据作文的主题和要求,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来探讨作文的主题和内容,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望。
例如:在以“写读后感”为主题的作文训练中,我先从网上搜索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让学生在阅读后分析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应该怎么写。经过一番探讨,有学生答道:“读后感就是写自己在阅读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后产生的感受。”另有学生答道:“写读后感时,要介绍自己阅读的作品,并且要适当引入原文,并阐述自己的感悟。”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对“读后感”的写法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于是我让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并且印象深刻的一本书,分享自己从书中得到的启发。最后,我再让学生动笔写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
4.鼓励生活实践,抒发真情实感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的窘境,即缺乏写作素材,无话可说,无情可表,这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时间一长,学生写作的创意和激情便大大降低。但是,小学语文写作基本是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的,在广阔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灵感和素材。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指导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加强生活实践,积累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并在写作过程中善加利用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从而充实学生的作文内容,促使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例如:在一次以《我学会了_____》为题的作文训练中,我便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学习一项自己喜欢的新技能,并要求学生认真记录整个过程,最后根据实际经历撰写作文。这种实践型的作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了多种技能的学习,比如:做菜、骑自行车、叠花篮等等。而在最后,学生呈现的作文也十分精彩,有的讲述自己做饭时发生的以糖代盐、把菜烧糊等趣事,有的阐述自己学习自行车时摔倒的经历,最后抒发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解决学生下笔无言的困境,并凸显学生作文的充实性和感染力,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
5.布置随笔作业,实现自由写作
不难发现,写作是很多人记录生活、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他们的写作行为是自发的、主动的,并且他们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快乐,这与小学生的写作状态形成了强烈反差。而导致这一反差的原因在于:热爱写作的人往往处于一种自由写作的状态,而小学生则不同,他们在写作时要顾虑很多要求,甚至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们自然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
例如:为了改善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我给学生布置随笔作业,并且不对随笔的内容和字数进行限制,只要求学生认真对待、不可敷衍了事。而为了拓展学生的写作方向,我提议学生在随笔中写如下内容:日记、观后感、读后感、小说、诗歌、散文、书信、议论文、课文的改写续写等等。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会定期收集学生的随笔,认真浏览、认真点评,并通过点评和学生进行书面交流。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然后据此设计科学新颖的教学方针,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於.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73.
[2]金永萍.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7(38):82.
[3]杨志敏.小学语文“每周随笔”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师,2017(0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