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平
肥西县上派镇丽景小学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谈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总结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充分重视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二年级《笔算加法》,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教师应钻研教材,保证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为此,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的把握应拿捏有度,教学的时候才能深入浅出。
在钻研教材时,可以尝试这些方法。其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上进行分析研究。这样做,以便全面了解系统教材的内容,掌握来龙去脉,可以明确其中各个部分教材与整体的关系,讲课时可以做到前后呼应,前边可以做好孕伏工作,后边可以做到逐步整理,使已学的知识得以再现。便于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其二,搞好单元教材的研究。了解单元教材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的目的要求;掌握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以便在每一节课里针对全单元的要求使任务得到落实。其三,仔细揣摩每一节课的教材。
三、面向全体学生,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周海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J].新课程 (中),2019(12):170.
[2]战丽静.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 2020(35):149.
[3]孙翔宇.借助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2020(34): 153.
[4]李彩虹.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 2020,(7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