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凯清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茅草街镇沪南小学
摘要:随着教学的进步和发展,当前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也更是应用了诸多新型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也更是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带动和引导,至此学生才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有关课程知识。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和方法,以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面对新课改的推进,数学教育的价值与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为了发挥数学教育作用,教师就需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思路,发挥数学教育应有价值。当前国内小学教育采用的仍旧为讲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缺少展示自我才华的条件与机会。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知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最后的学习效果与理解效果。如今数学教育承受着极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思路。教师需要合理选用教学思路,保障数学教育效果。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效果的必要性
数学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帮助效果。数学本身有着极强的应用属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到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学生在学习知识、消化知识时会遇到很多其他学科的问题,这些其他学科问题的处理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发散思维。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答案,实现了对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充分优化。教师要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教师要利用数学教育的过程完成学生思维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引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造开放性的数学课堂。在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同时,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度吸收,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激发学习兴趣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其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方面,这也是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采取相应的对策,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我们能够发现,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很难理解教师提出问题的具体意义。所以,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还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先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来源, 然后再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例如,在教授“乘法”这一课程时,之前,学生学习了加减法运算,学生在学习乘法之前并不知道还存在乘法运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直接就向学生介绍乘法运算,而是要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加减法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可以用木棒摆成不同的数目让学生进行运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会用加法来进行运算。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运算方式上引入乘法运算,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乘法运算的技巧,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新课程设计
课程的设计是一堂课的精华部分,是最重要的。所以创新课堂的设计方案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的设计要巧妙并且合理,老师在设计课程时要紧紧把握住,课堂讲课要有重点,并且要突出难点。
在讲解重点知识的时候要着重强调,提高学生的重视度,在讲知识的难点的时候,就要放慢讲课的速度,难点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所以一定要讲得慢,讲得细,讲得清晰明朗。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三)组织有效教学活动
作为对课堂教学最直接的规划,是要考虑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计划付诸实施。教师要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出发,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然,“不能单纯依赖”并不表示完全不要,适度的模仿与记忆仍然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有效性是大目标。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只要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四)优化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多媒体的优化利用,借助多媒体集“图片、音像、动画”等于一身的特征,增加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构建高效课堂,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知识点中,教师将所学的“圆的认识”、“圆的周长”课题内容,借助多媒体多样化优势,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面积”新课题,和前面相关知识初步串联起来。在讲解“圆的面积”知识点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暂停、回放等功能,引导学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将其和圆的周长公式以及长方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区分开,优化构建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随后,教师可以将圆新旧知识融合,巧设课堂关于圆的练习试题,有效突破新课题教学重难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五)注重学生的实践
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不强,对事物缺乏深刻的理解,单纯的理论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比如,对于四则运算,可以采用纸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加减乘除”记忆会更深。对于利润的讲解可以给学生发些代币,让学生表演买文具的场景。行程问题可以为学生设置短跑的方式来进行,等等。
结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效果的基本路径和措施,实际需要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实际为基础,进而分析如何能够解决当前的教学问题,并且实际利用多种方法和策略来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就能够有效地基于创新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教学,并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样学生在其中也更是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以及进步。这样教学和学生整体都能够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天瑜.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J].学周刊,2020(28):39-40.
[2]王霞.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8):51.
[3]李羚.试论如何发挥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界,2020(32):65-66.
[4]刘秀荣.基于小组合作学习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读写算,202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