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杨晓曦
[导读]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
        杨晓曦
        湖北省十堰实验幼儿园 442000
        摘要: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幸福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拥有健康身心的教师是何等重要,健康的身心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基于此,以下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引言
        幼儿教师从事的是学前教育,幼儿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部分都是在幼儿园养成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责任心。现在的孩子大部分娇生惯养,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说说不得,骂骂不得。家长大部分是90后,年轻家长综合素质比较高,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挤破脑袋想尽办法也要让孩子去好的幼儿园接受好的教育。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一身本领,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要有较高的水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之中
        西汉学者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起着重要作用。一代师风影响着一代人的精神风貌。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精神风范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感化他人、辐射社会,对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深远,会有力地推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对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教育部门都把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园务会议、教职工代表会议等各种各样的会议上都在谈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榜样引领,环境影响,职业道德规范培训,三年发展规划,个人工作计划总结,奖先进改落后等一系列方式和途径促进着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研究发现,在幼儿园将心理维护和师德师风建设合二为一,能更进一步促使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维护,能更进一步地促使幼儿园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增强情绪调控、承受挫折、环境适应的能力,提高了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创建良好的交际环境
        幼儿教师如果能够在一个良好的交际平台中展开工作,那么他们的心理状况也会有所转变,负面情绪也会大幅度地减少。

为此,国家相关部门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以保证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合法待遇。幼儿教师工作中需要与幼儿、家长、领导等进行交往,这些交往活动如果能顺利开展,那么他们的内心也会得到满,。反而,则会影响心理健康状态。而要想确保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幼儿园教师需要有着宽广的胸怀,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够更好地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幼儿园方面也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措施加以完善交际环境,使交流的双方都能获得良好的个性化发展。
三、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修养
        幼儿园教师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其自我修养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使教师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以此促进教师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一是促进教师保持乐观的心态,保持积极的生活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减轻压力、降低焦虑非常有效。比如,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自我形成正确认知,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接纳,学会沉着地分析自我压力、学习积极地面对教学问题,做好面对困难与挫折的相应准备,以此来维持自己的健康心态。二是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教学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在教育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很多幼儿园教师难以及时转变自我教学理念、创新自我教学方式,难以应对越来越大的教学压力。学校定时对教师展开专业培训,传授教师良好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能够加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能力,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心态。
四、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
        为了促使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实现提升,最为主要的是需要幼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准确掌握,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幼儿教师要构建完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这里面主要有心理健康的标准。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都是不同的,幼儿不同发展时期的异常行为表现和原因也是不同的。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心理和情绪的调整方法,根据心理健康标准,对各类心理学教育理论,比如行为转变法、精神分析法以及感觉综合训练法。在幼儿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注重现代科技方法的运用,要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相结合,构建具有远程培训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心理学教育培训网络。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提高幼儿教师素质也被提上了日程。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三方面通力配合。
参考文献
[1]王玲.有效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现状分析[J].教育革新,2019(12):69.
[2]贾莉.幼师心理健康问题及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19(06):124-125.
[3]张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8(06):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