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创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古丽米拉布卡拉
[导读] 幼儿可以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均有积极意义
        古丽米拉布卡拉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特克斯镇霍斯库勒双语幼儿园   835500
        摘要:幼儿可以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均有积极意义。在现阶段的幼儿教学中,教师也需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幼儿在此阶段具有想象丰富、活泼好动等方面的特点,教师也需充分结合幼儿的特点来展开教育活动。情境教学法的实施,可以为幼儿构建出活泼生动、积极活跃的活动氛围,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在此种教学方式之下,幼儿的学习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成长,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价值。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情景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情景教学;幼儿园教学;创新应用;策略
引言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确保幼儿的主体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幼儿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促使其个性化发展。而情境教学的开展,让幼儿的学习氛围更加生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适当的学习氛围,促使幼儿的主动性全面提升,有效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效率。
一、情景模式的作用
        幼儿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准备好容易模仿的情景,因为对于儿童而言,不仅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幼儿园还应该组织儿童一起进行绘画,教师就可以为儿童的画作进行点评,许多儿童都不关心其他人的画作,为了培养这些儿童的共情能力,幼儿教师应该使用其他儿童的画作来进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这样当教师去评价其他儿童的画作时,儿童们也能够投入进去,并且和其他儿童一起交换感想,这样一来,儿童们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也收获了情感体验。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都是为教学服务的,为此要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进行教学情景设计时,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来吸引幼儿的目光,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分析和探究。教师教学情景设计的目的性越强,越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融入到课堂环境中,带着明确的目的进行探究。
        (二)操作性原则
        幼儿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的时候要牢记可操作性的原则,通过可操作性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思维活动。如果情景设计的难度太大,会影响情景实现的可能性,容易打消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幼儿进行知识的探究。情景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课堂互动,活跃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主动地思考。


三、情景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一)表演情景
        教师要鼓励幼儿多参与表演活动,在表演中获得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看谁做的好》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个表演游戏,让幼儿小组的形式来表演小老虎的走路;小狮子的坐姿;小马驹的站立;长颈鹿的形象。通过表演,幼儿会对不同动物的形象,以及他们典型的肢体动作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动物的特点,在生活中按照小动物们的样子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通过幼儿的表演活动,他们会对不同动物的特点和行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进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走路要像小老虎,轻快有力行如风;坐着要像狮子王,抬头挺胸坐如钟……表演给幼儿带来了模仿的快乐,有利于幼儿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学习情境:激发幼儿探索精神
        亲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亲子活动中,教师、家长和幼儿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使亲子活动中的情感流动更为亲切、自然、顺畅,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的同时,使家园共育的效果更为明显。情境创设的核心是“情境”,它是一种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优化教育环境,将认知与情感相结合,实现幼儿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情境创设中,幼儿教师必须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独立思考,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发现精神和创新精神。其实利用简单的道具就能帮助家长创设一个学习情境,让幼儿从生活现象中学到知识,并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气球这个道具将情境创设方案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在家中进行两项实验,从物理现象中学到知识。第一个实验是“气球喷泉”。在家长的看护下,让幼儿将气球套在水龙头上,然后打开水龙头注入三分之二的水,接着托住气球底部,将气球放在盆内,最后松开手,气球中的水就会像喷泉一样喷出来。简单的实验却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同时锻炼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引导幼儿完成试验后,家长要及时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帮助幼儿理解简单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第二个实验则是“忽冷忽热的气球”。家长将气球贴着幼儿的脸吹气球,然后询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是否觉得暖暖的,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再将吹好的气球贴着幼儿的脸慢慢放气,再次询问幼儿的感觉,则得到的是与之前相反的回答,这正是气体做功的原因。利用一个小小的气球道具,教师就能指导家长在家中创设学习情境,让幼儿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并积极转变情境构建的方式,促使幼儿获得更加全面、完善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朝霞.情景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27):37.
[2]李春梅.情景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家长,2019(17):181.
[3]张荣.情景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新课程(上),2018(07):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