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个性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0期   作者:郑炯元
[导读] 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必须要顺应时代教育的大趋势,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既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又需要注重学生高尚品德、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文学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郑炯元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阆中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637400
         
        摘要:在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必须要顺应时代教育的大趋势,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既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又需要注重学生高尚品德、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文学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个性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个性培养
引言
        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化品质的目的,要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任,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引导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抓住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采用诱导启发,自主探究,合作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鼓励表扬为主,在提升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生个性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
        小学生的意识处于空白阶段,很多事情都需要大人进行教导,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区分善恶,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着帮助。比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当中,就可以教会小学生进行感恩,在《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当中,就可以教会小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不然连改过的机会都没有。这可以在无形当中提升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口语交际”这一环节可以看出,语言表达能力是是较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语言表达正好可以使得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小学生倘若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其个性就很难得到展现,所以小学语文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口语交际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组表演,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式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目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交流,生生合作探究,多给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合作学习,畅所语言,本来是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已见,相互启发,质疑问难,观察比较,相互评价,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加深。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努力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的地位,才能是学生很好的展示自我,得到锻炼,共同提高,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


        (二)努力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语文课堂中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使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的同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和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十分重视师生之间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当学生在这种情感交流中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时,学生就较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积极地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喜欢这门课),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不但学会喜欢这门课,还喜欢这老师的讲课等等,不但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健康心态,而且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设的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创造上述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首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对每一堂课都要有精彩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在导语中要巧妙灵活的用运多种方法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问题也至关重要,一定要有启发性,连贯性,从易到难,有基础,有发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适当的评价,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尤其对待差生更应该以鼓励为主,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其次,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言语得体,平易进人,富有人情味,特别是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一定要平等对待。老师的形象是无声的艺术语言,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感染熏陶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每节课上,教师都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把对课文内容,对生活,对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最后,教师要用幽默富有激情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准特洛夫说过“教育家首先是个幽默高手。”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风气,取积极主动的学习,积极地思考。
        (四)明确学生优点,创造表现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去挖掘学生本身具有的优点和独特性,不要局限在学生缺点方面,而是将学生展示出来的优点进行最大化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学生对课文小故事进行续编,教师要对学生的创作进行鼓励、夸奖。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和个性化的培养与提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过程既复杂又艰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好本职的引导与教化工作,也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选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多元知识覆盖,使得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培养。
参考文献
[1]郝万康.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44.
[2]马文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甘肃教育,2019(23):72.
[3]龙维娜.焕发语文课堂活力让小学生的个性飞扬[J].求知导刊,2019(37):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