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琼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特殊教育学校 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是专门为身体存在缺陷的青少年开设的,所以这类学校的教学方式与正常的学校的教学方式也有非常大的差异。这类学校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需要极力培养他们的正确面对生活的心态。这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求可以对学生进行更高质量的教育。下面,文章就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与创新展开研究。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教学现状;创新措施
引言:
特殊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补充,为身体有缺陷的青少年提供了可以接受教育的场所。开展语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发展现状并不理想,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积极性仍不高,成就也不明显,新课标的精神贯彻得也不彻底,因此没有做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严重影响语文的教学水平。因此,有必要针对语文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进行创新。
1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1.1模式单一
通过对当前部分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在组织教学和互动管理中,采用的模式相对单一。这种方式下,学生语文无法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现有教学原则的限制。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所采取的模式并不能得到改进,从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教师主讲,学生接受的方式,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单向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适应当前国内特殊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于教学组织,还是对于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严重地违背了学习的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负面作用。
1.2兴趣缺失
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接受教育的阶段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成效将会最终反映在学生们的实际发展上,甚至会对他们的人生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部分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在参与学习中也没有端正自己的态度,所以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学生们的态度不端正,并且认为语文语言的学习只是为了在学校期间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无论是在课堂学习中还是课后阶段,都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
1.3主体不清
对于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将学生作为主体地位。但是,从实际来看,目前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也未能将学生的感受、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等作为组织教学的重点参考依据。教师在课堂时间安排方面,仅将10%的部分留给学生进行知识消化与巩固,这种方式严重地削弱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因此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教学指导。
2教学创新
2.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如果学生将课堂当作预习的第一场所,那么,他们的学习就会出现以下弊端: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吃力,在很简单的知识点上浪费大量时间,重点知识却没有时间讲解;二是教师的教学任务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学生的知识量也就会大打折扣;三是学生听课非常困难,有些知识点似懂非懂,更别提和教师交流、沟通了;四是学生一味依赖教师,无法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对今后的学习负面影响很大。因此,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第一步。
例如,教师在讲解《蜀道难》之前,要给学生布置以下预习任务:一是通读课文,将文章中的生僻词语通过查阅字典了解清楚,自行翻译文章,解决基本的词汇和翻译问题;二是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把握文章的情感走向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三是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师要用强制的手段让学生适应预习这个过程,长此以往,让其慢慢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会自主预习,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2采用课堂提问法
课堂提问法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一大技巧,也是教师及时点拨学生,使学生茅塞顿开的一种手段。所谓的课堂提问法,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教师在学生思考存在困难或思路走偏时,通过一两句点睛之语,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本文的重点,使学生紧紧围绕中心思想展开思考和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进行课堂提问。
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主题,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使学生能深入思考。
二是教师要在提问时注意让问题难度适中,既不要太难,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也不要太简单,让学生觉得自己学得很好了,变得沾沾自喜。
三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一定的点评。学生的回答好,教师要不吝表扬,让其他同学了解好在哪里;学生的回答有缺陷,教师要通过点评,使学生有所收获,明白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特别是对一些关键的问题,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教学中,教师在提问时,要做到简洁明了。比如,第一,这首词的中心字眼是什么?第二,中心字眼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在思考与讨论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会想到,既然是中心字眼,肯定是一个字或一个词。他们会逐渐明确方向,可能一眼就会发现“泪”这个字。作者之所以流泪,是因为自己壮志难酬、有家难归,为自己感叹、抱不平,内心的孤独、苦闷无法排遣。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能避免走弯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2.3采用情感教学法
语文是有生命的。因为作者赋予了文章情感,将自己的平生遭遇,对国家的、对社会的爱都融入了文章。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情感代入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更轻松。
比如,教师在讲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应该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诵,通过朗读速度的快慢,声音的轻重缓急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其中词句的含义。学生会发现,经过这样的环节,理解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变得很简单了。因为情感的代入让他们能更加确切地感受作者彼时的心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的学生都是存在一定身体缺陷的,所以教师应该更用心的对其进行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师。因为其担负着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任务,只有学好了语文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并对自己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改进,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表达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帮助他们在未来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栾海燕,申仁洪.特殊教育学校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案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5):222-225.
[2]李丽丽.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探究[J].华夏教师,2018(30):62.
[3]吴绍云.浅谈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8,5(21):212-213.
[4]朱红.试析特殊教育中如何针对智障学生开展语文教学[J].中国高新区,2018(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