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琪
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数学是中职教学中的文化基础课。但是数学这门学科又是大部分中职学生偏弱的科目,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一般,探索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对中职学校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深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有效性 途径
2020年(发文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任务是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在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长久以来中职教育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在校生于一、二年级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外出顶岗实习,在结束顶岗实习毕业之后,很多同学会选择直接步入社会就业。故而,在校期间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都是以专业课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他们在实习过程中能更快的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岗位。所以文化基础课的数学学科一直不太受重视,并且导致数学教学与其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高专逐年扩招的趋势,越来越多面向中职生升学的机会出现,这也使得老师们需要更加注重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学生们也需要更加重视数学的学习。中职学校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除了专项技能班以外,也专门开设了对口升学的大专班,因此对有效的提高中职学校对口升学大专班数学教学质量的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作为教育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在中职和高职的文化课教学中都很重要,也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养成,还需要探索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以提高升学率,让学生顺利考上理想大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帮助,为高等职业教育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在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中职对口升学大专班中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针对性查漏补缺
中职数学课程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其中基础模块是必修内容,有些内容的学习与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而数学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需要不断地积累知识点、掌握知识点,并学会运用、举一反三,所以夯实基础至关重要。而大部分的中职生的数学基础都相对不扎实,特别是许多初中数学的知识点,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等,都是中职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我们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学生复习初中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为中职数学的学习夯实基础。那么在新学期伊始,教师们需要做以下功课:
(一)教师应对中职数学教材非常的熟悉,并且将需要用到的初中知识点归纳总结出来,让学生们熟知:比如不等式的变号、解不等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十字相乘法和公式法等等,同时系统的整理出一套复习提纲,既能囊括常用的知识点,又配套相应的练习题。
(二)入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测试的内容即为初中常用的基础知识,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日后开展复习和教学。
(三)根据学生测试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进行复习。
(四)阶段性复习结束后,再进行一次测试,检验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了解同学们对于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后,再决定之后的学习计划。
通过以上做法,能够有效的夯实学生原有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学生才更容易听得懂之后中职数学的课程,才能更好的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增强同学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是一件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事情,并且数学的知识点有很多的串联性,同学们常常会因为对某个知识点不理解而导致后续的知识衔接不上,久而久之,对于学习数学就兴趣不大。所以教师需要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更能融入进教学当中,活跃在课堂当中,有了参与性,就能更好的学习数学。
(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清晰。我们可以以一个活动开头,让全班同学参与,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调动起一整节课的氛围,最后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第一章集合概念时,授课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活动,并发出指令:
“ 1.请全班起立;
2.男生全部坐下;
3.扎头发的女生坐下;
4.不戴眼镜的女生坐下;
5.身高160cm以下的女生坐下。
那么最后剩下的同学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
这时候,同学们就会开始积极讨论和思考,最后由授课教师总结:“我们通过确定的指令,将全班同学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筛选,而最后站着的同学们都是有明确特点的,既:身高在160cm以上(包含160cm)戴眼镜不扎头发的女生。那么这些女生就是我们确定下来的‘对象’,她们所组成的整体,我们就把它叫做‘集合’,而站着的每一个女生都是她们组成的这个集合当中的‘元素’。并且站着的每一个女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既互不相同,且无序的分布在教室里。”由此,授课教师便可引出了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既:“将某些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一个集合,组成集合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并可以拓展出集合的三要素,既:“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通过这个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其中,将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活动的形式过渡到相对具体的数学知识,帮助同学们对此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中也可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更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学习集合的交集和并集时,由于交集“∩”和并集“∪”的两个符号比较相似,很多同学容易把这两个符号记混淆,就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与语文中的汉字结合,交集中的“交”字里有一个“正八”正好和“∩”的开口相同, 并集中的“并”字里有一个“倒八”正好和“∪”的开口相同,利用这个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更方便学生记忆数学符号。
(三)重视分层教学,合理实施教学。
中职学校对口升学大专班同样存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差距较大的情况,采取统一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很难让同学们的学习状况都得到提高。因此可以合理的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档次,一为能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的学生;二为能够较好掌握教学内容的学生;三为基础薄弱应用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合理划分层次,并在授课过程中有意留意和指导,在课后作业中有针对性的布置,并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动态观察,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变化调整层次,使班级层次一直处于变动当中,凸显分层教学的灵活性。每一阶段都可以采用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给每个学生制定出与他们水平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要求。通过这种分层的教学,能够做到让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让同学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这样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班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出了学生的潜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知识
中职对口升学大专班的对口升学考试中除了常规的语数英三科以外,还有一门《职业适应性测试》。其中对小学、初中的知识点都有相应的考察:找规律、图形判断、逻辑推理等等。
例如简单的逻辑推理题:
王、张、李三人在一起,其中一位是博士,一位是教授,一位是副教授。现知道李比教授年龄大,王和副教授不同岁,副教授比张年龄小。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是教授 B、王是博士 C、张是副教授 D、李是教授
虽然这是一道选择题,但是如果同学们不能通过已知条件得到正确的结果,依然无法作对该题。而这道题实际上是在问,他们三人中谁是副教授?谁是博士?谁是教授?
遇到这样类型的题,多用表格来直观表示出来:
.png)
虽然说《职业适应性测试》的考察内容不太涉及到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的内容,但是它侧重于考察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我们平时需要加强的地方。所以同学们不仅要对中职数学基础模块的内容掌握透彻,还需要多加练习图形判断、逻辑推理等类型的题目,开拓数学的思维模式。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不仅对书本的知识点:集合、函数、数列、直线与圆等概念进行掌握并能将知识点运用到题目中,更要针对《职业适应性测试》当中的题型去让学生进行模块训练。并且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我们不仅要对知识点理解,还需要掌握,争取做到能够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吸收知识。所以对于课后练习也至关重要,通过课后练习,可以让同学们温习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长久以来中职教育中数学教学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没有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越来越多目光聚焦在中职学生的教育上,越来越多的机会留给了中职的同学们往更高等的学府进行深造,所以在中职教学中数学教学将会越来越重要。只要我们正确的面对问题,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在学生层面、教师层面、教学层面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这些问题就一定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得到合理的解决,从而有效的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得到提高,顺利的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获得继续学习或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发文版)
[2]陈海军.分层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文理导航.2019
[3]包有科.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与创新对策分析.中国校外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