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琨
四川德阳成都外国语学校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感知数学知识,并充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构建充满生活情境知识探究氛围,对学生发散思维以及数学素养提高具有重要促进意义。为此本文展开实践研究,并提出了教学发展建议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引言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积极营造具有生活情趣的知识探究氛围,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意识激发,提高体验兴趣起到推动作用。数学课堂上,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合作探究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生成、演变过程,进而促进问题解决和数学思想的形成发展。教师积极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验课堂,使学生在趣味性体验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无穷奥秘。然而传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缺乏问题探究情境创设,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培养不够等问题现状,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提高。加强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方式研究,已经成为目前数学教学质量研究主要课题。以下就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研究进行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发展策略阐述。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探究动机
学生在课堂产生知识疑问,可以促进主动探究意识形成。因此,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探究情境,深入挖掘知识背景,巧妙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展开发散思维,集中所有精力融入到课堂互动学习情境中,从而促进问题难点突破解决。教师要充分研究分析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特点,结合他们身心特点营造出生活化问题情境,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解决。教师通过课前的巧妙设问,使学生在疑问探究中感受到现实生活周围蕴含着很多数字与形体的奥妙规律,进而使学生在脑海中自然产生数学知识形象化概念,为展开深入探究学习做好充分铺设。
比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部分新知识内容的课堂导入环节处理:师:“请第五排第二列的同学站起来!”,接着进行质疑提问:大家能用几个数表述出这位同学在教室中的位置吗?接着教师自己站到第三列之后,然后提问学生,教室内第三列第七的位置是谁?课堂上,教师顺着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进行问题情境设计,通过连续问题抛出激发起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并在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中,使思维始终保持在亢奋状态。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知识体验主动性,并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进而促进使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发展提升。
二、加强趣味引导 营造生活化知识场景
具有生活情趣的数学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产生问题探究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背景挖掘扩展,根据初中学生思维意识比较活跃,对身边生活现象比较好奇特点,课堂为他们创设更多实践体验空间,并积极营造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数学知识情境,使学生自然融入到数学知识场景中,并展开想象思维,促进知识问题深化理解。
此外,教师要加强课堂问题情境的挖掘创设,激发学生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观察了解,抓住学生认知规律兴奋点,巧妙设计发散性提问方式,引发学生产生悬念,自然展开问题思考,进而营造出具有生动情趣的学习探究氛围。在具有激发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产生怀着浓厚兴趣,并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有效促进课堂知识学习效果提高。
为降低数学知识学习难度,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创设出形象生动的生活化知识场景。促使学生在情境感染下展开问题观察,并发现场景蕴含的数学信息,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只要大胆展开想象并进行观察体验,就能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究体验中,体会到数学知识探索乐趣,并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信心。
三、还原真实场景 加深问题体验
初中数学课堂,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知识背景,还原真实生活场景,努力营造充满生活情趣的学习探究氛围。要更多采用情境感染和直观演示相结合方式,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不是复杂抽象,而是充满情趣的。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相对理解起来更有难度,教师课堂上要巧设波澜不断变换教学方式,在注重问题探究形式创设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思维变化。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枯燥教学方式,巧妙设计问题探究主线,注重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尽量采用直观的演示活动来增强学生知识感受兴趣,实现知识问题形象化认知理解。从而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技能培养提高,促进数学知识学习效果提高。
比如,《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三角图形后,教师引发提问:同学们想一下: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就能组织一个三角形.
四、创设感受空间 增强形象理解
初中数学知识内容很多是概念、公式、定理方面知识内容,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初中学生知识能力和心理还处于发展提高阶段。如果不及时进行激发引导,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探究信心,影响学习效果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积极创设具有生动情趣数学场景来促使他们融入到问题探究中,进而启动原有认知加深问题理解。
数学课堂,教师把教材抽象难懂的概念定义阐述,以及深化理解与现实生活情境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推理验证。并在问题解决中,感受到知识形成、演变规律,虽然求证过程比较复杂,但是探寻到答案后就会感到其中的蕴含的无限乐趣。学生在课堂老师创设学习探究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增强了与数学知识内容情感,在突破知识探索层层障碍后,心底产生成功喜悦,并进一步激发学好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技能的信心。教师善于对抽象的问题难点进行情境化创设,为积极融洽的合作探究做好充足铺设。同时,学生也会被老师特有教学魅力所感染,进而使复杂抽象的数学演绎过程变得生动自然,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发展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动机,加强趣味引导营造生活化知识场景,还原真实场景加深问题体验,创设感受空间增强形象理解,构建充满情境数学课堂,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策略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4(09).
[2] 徐黎明.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