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凤
满天星幼儿园 上海 奉贤区 201411
摘要:在幼儿园中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在对个别化学习活动进行设计时,要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通过提高学习活动的趣味性来提高婴儿的兴趣。在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设计时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幼儿个别化学习中的指导策略进行探究,来对幼儿健康成长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幼儿;个别化学习;指导策略
幼儿的成长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幼儿自身的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在进行学习时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因为幼儿自身的性格以及心理需求不同,所以集体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1】。在此背景下在幼儿园通过开展个别化教学活动,结合幼儿自身的差异性来针对性教学,通过为不同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教学材料,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幼儿的教学,提升幼儿学习的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概念
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要从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年龄性格等方面入手,通过在教学方式中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使幼儿个体获得较高的教学体验,通过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来促使幼儿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2】。为了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就需要推行阶梯式教育。在阶梯式教育中的个别化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学习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幼儿自身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来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教学材料,帮助幼儿融入到学习中,通过对幼儿进行引导来使幼儿学会进行自我探索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通过个别化的学习活动,可以使幼儿与周边环境进行积极的交流,帮助幼儿对周边环境形成正确的认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3】。
二、幼儿个别化学习中的指导策略
1.选择科学的学习内容
在对幼儿开展个别化教学活动时,要通过科学的选择学习内容来提升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效果,在对个别化学习内容进行选择时,要通过五个方面进行,教师在对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内容进行选择时,要始终坚持按照教学指南进行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既定的标准【4】。通过将学习项目分成言语教学、科学教学、艺术教学、益智教学和生活教学等,来相应的根据各领域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对这五个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也要相应的将健康知识以及社会知识融入其中,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自我的发展,使幼儿可以与环境有着更好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主题来进行教学。在个别化的教学项目中,教师要根据主题来不断的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帮助幼儿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随时调整的方法来针对幼儿进行教学,为幼儿创造个别化学习的机遇。如在幼儿园教学时让幼儿自己整理书包就是其中的一项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学习科目的不同来对学具和教材进行整理,选择自己需要的文具和书本并将其整理到书包内。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书包和文具以及课程表等让幼儿进行摆放,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空白的课程表或者种类较多的文具,来让幼儿对书包整理进行设计。
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幼儿发展的一大特点。因此学校在开展教学时,要提高幼儿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幼儿的发展差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进行学习,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来帮助幼儿对知识进行掌握【5】。
2.恰当的使用活动材料
在进行个别化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通过鼓励幼儿积极的利用材料去进行实践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来为其提供相应的活动材料,通过将高、低结构材料进行结合来帮助幼儿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
在开展教学时教学材料应有较多的层次,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提高理解能力。教师在对游戏材料进行设计时,可以结合幼儿的自身能力来将材料划分成不同的等级,通过在各种材料上贴上标签来对材料进行标记。在教学活动时通过循序渐进的使用教学材料,由简入难的引导幼儿学习知识,使幼儿不断地挑战自我,增强幼儿自身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幼儿提供清楚明了的操作图,通过简单的操作图来引导幼儿进行学习,让幼儿在操作图的引导下来完成操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使幼儿进行自主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使幼儿对操作图提高兴趣,让幼儿能够主动地投入到操作图的学习中。同时教师在对操作图进行设计时要根据幼儿自身接受能力的程度来设计不同的操作图,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3.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教师在完成个别化的学习活动后要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对学习活动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客观的记录来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真实性的反映,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的观察幼儿,通过幼儿与材料的互动等多个方面来观察幼儿的操作,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是否适应材料进行了解,从而对教学材料进行及时科学的调整。
教师在对幼儿学习过程进行记录时,要对幼儿整个学习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记录,通过全方位的记录来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技能的掌握和自身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6】。
在进行个别化学习活动后,教师也要进行集体的分享评价,通过集体的分享评价可以使幼儿提升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且可以为在学习活动中有疑惑的幼儿进行解答,为幼儿提供针对性的引导,并且可以使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通过集体分享的方式可以使一些接受较慢的幼儿对一些材料形成感性的认知,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害怕挑战的情绪得到缓解。
在个别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对材料进行操作是输入,而分享则是输出。通过集体分享评价可以帮助幼儿对知识进行更深的掌握,教师通过向幼儿提出问题让幼儿进行讨论思考,帮助幼儿对共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鼓励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肯定幼儿的付出,让幼儿感受到自我的成长。
结语
教师通过开展个别化教学活动,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特点来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为幼儿选择适当的活动材料,使幼儿可以最大程度的以自己的能力和意愿来进行学习,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开展个别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使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得到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个别化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幼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幼儿思维方面的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俊琳.幼儿个别化学习中的指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43.
[2]吴笛.优化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9(18):176-177.
[3]黄素丽.幼儿园开展个别化学习的现状及思考[J].广西教育,2018(13):155-157.
[4]魏珏兰.仔细探索,快乐学习——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幼儿学习方式的探究[J].新课程(上),2017(11):41.
[5]王童娟.快乐教育: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开展[J].新课程(综合版),2017(04):58-59.
[6]张海杰.幼儿园区域活动个别化学习指导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