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力
河北省滦州市第二中学 河北 唐山 0637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重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为了使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需要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探究。本文以高中化学为例,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
前言: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关注,而且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加强重视,因此,需要对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此次探究对丰富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方面内容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指导教学方法的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性意义。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当下,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对成绩相对重视,使其教学方式仍然以填鸭式为主,即教师对内容进行不断的讲解和灌输,学生只是被动机械性的听讲,缺少有效的沟通以及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进而使得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都达不到预期。除此之外,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知识的记忆之上,对知识未进行必要的拓展和深究,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目前,就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主要以讲教材为主,对教材中的实验的态度,也是“讲实验”而不是“做实验”,这样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比较理论化,学生对其无法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缺少相应的化学实验,使得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无法起到正向的积极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策略
(一)教学内容和实际进行联系
就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对教学理念进行一定的转变,将学生当成主体,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进行使用,并且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从而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例如:在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章节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将其和生活中常见物体进行联系,如铝制易拉罐、锡箔纸等,这样能够使学生对内容产生熟悉的感觉,从而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能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将铝箔放置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融化,对其反应或现象进行观察和总结,从而能够对涉及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
(二)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的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体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升,而且能够使良好的教学氛围被有效构建,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就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可以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入到教学之中,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先需要对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划分,使其成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按照不同小组的学习需求来布置任务,学生可以在小组间进行有效的讨论和研究,这样能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使各个小组间的需求都得到满足。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对多媒体进行有效运用,利用动画或视频的方式来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的同时,能够对知识产生直观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使其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例如:在讲解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内容时,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来进行呈现电子、离子在导线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动方向,这样能够使内容更加的直观,使学生能够对其产生深刻的理解,从而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或者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内容时,让学生来对内容进行讲解和展示,学生以小组形式来完成内容,通过不同的分工,分别探究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情况,使得呈现的内容更加的完善,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升,而且使其对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以及化合价升降等内容充分的理解,从而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三)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培养,而且需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提升。对高中课堂而言,实验是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的唯一方法,因此,需要对化学实验教学加强重视程度。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对实验中的反应现象、反应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设想和记录,之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来对自身的设想进行验证,这样不仅能够使其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且能够使其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为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例如:在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中,教师将学生划分成小组来进行实验探究,对两者的外观有无差别、加入酚酞溶液之后有什么现象等进行探究。同时,对实验中所需的设备和仪器需要自行选择,如酒精灯、酚酞溶液、澄清石灰水溶液等,通过实验来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验证,从而能够对两者之间的性质进行有效的掌握。
(四)合理利用思维导图
就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加强重视程度,为了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需要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对化学知识进行展示,并且将相似内容进行有效的对比,这样能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对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手绘制思维导图,这样能够让学生形成大致的架构和体系,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拓展,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如学习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时,可以让学生按照金属和非金属来进行分类;学习烃类有机化合物时,可以让学生按照环状和链状来进行分类,在大类的基础上进行分支的补充,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和培养,而且能够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
(五)优化教学评价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自身的优劣势进行掌握,而且能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使得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实现真正的核心素养。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对教学评价进行合理的优化。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设计,之后,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设计,最后,通过多方面的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学习态度、实验操作、学习成绩等,这样不仅能够使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得到保障,而且能够使教学评价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基础上开展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不仅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且需要对其积极性进行提升,甚至对实验加强重视,从而使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柳.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20,05(23):164-166.
[2]姚黎广.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78+80.
[3]白菊萍.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8):246-247.
[4]张莉芳.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04):163.
[5]马俊.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华夏教师,2018,09(20):39-40.
[6]黄亚武,高新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