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刘晓侠
[导读] 所谓微课是指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素材、教学过程以视频教学资源的方式进行呈现。微课是有别于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刘晓侠
        陕西省韩城市新城区第七小学         715400
        摘要:所谓微课是指老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素材、教学过程以视频教学资源的方式进行呈现。微课是有别于传统教学形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以教学视频为核心,具有时间短、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针对性强、反馈及时的鲜明优势,而且能够满足老师个性化创作需求,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探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探究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微课这一新型教学资源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微课辅助教学的作用,拓展课堂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促使学生更迅速地掌握重难点知识,带动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一、借助微课进行情境导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教师就可以合理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将教学内容以更生动、形象、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建一个具有浓厚趣味性与吸引力的数学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微课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以更形象、具体的形式展示出来,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保证学生课堂的学习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的不竭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老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生动、立体、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结合生活经验展开知识的思考和探究。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比如学习“方向和位置”这课时,老师可以借助微课的生动直观的特点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发散思维展开自主思考和探究。太阳东升西落的视频中,学生认识到东西方向;在问路视频中,学生对位置和方向拥有了初步的认知。当有人向你问路时,你要怎么表述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和路线?看似清楚的描述真的是最准确的描述吗?学生在微课导入中走进了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进而为老师进行本节知识讲解做好了铺垫,同时也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魅力。
二、整合课前问题,开展微情景教学
        在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后,教师要将微课的运用转移到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整合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后,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进行知识梳理,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与提问环节中。这时,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转换为引导者、解惑者,让学生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人。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基础类问题,培养他们善于、乐于思考的习惯,针对较难的问题,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探讨,并引导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对缺少解题思路与思路偏离的小组进行引导,提示他们解题方法。这一系列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活动,能够让学生迅速理解与掌握基础部分的知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规律导入微课视频、音乐与动画等内容,让学生保持学习注意力,满足他们对新奇事物的探索欲与好奇心。在导入微课资源时,教师可利用微课来创设生活化、游戏化情景,并延伸出教学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乘法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导入游乐场的情景,如播放轻快、愉悦的音乐曲目等,给学生带来独特、真实的体验感,并让学生思考各小组与整个班级买票所需的金额,通过加法运算来推理乘法运算过程,自觉探寻生活与游戏背后的数学知识。
三、创新微课教学活动的实施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微课教学活动的实施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进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部分内容,本课开始探究了平行和垂直的关系,阐述了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会出现的几种情况,探究了没有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会怎样等等。微课视频由于时间短,可能讲述不了这么多的内容。因此,本课在讲述时需要创新微课教学活动的实施模式,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探究,然后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搜集更多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及时的互动反馈,进而更好地促进微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利用微课辅助教学,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含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微课拓展教学资源,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强其在生活中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例如,在“认识分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在微课中插入一段“猪八戒吃西瓜”的动漫,展示猪八戒吃西瓜时将西瓜分为两半的动作,并在画面旁边配上文字说明,要求学生思考其中的一半是两部分西瓜中的几份。此时,教师可暂停微课播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继续播放课件,展示正确答案,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一个西瓜分成两半,其中的每一块都为整个西瓜的1/2。这种教学模式赋予教学以生动性和童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思考兴趣,深化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及应用能力。
五、加强教师对微课学习的指导
        小学生的年龄还小,由于信息化教学内容的宽泛,学生在使用微课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技巧,这就需要加强教师对学生微课学习的指导,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圆”这一课的讲解,教材内容开始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在纸上画一个圆”,有的同学回答是“我用茶杯画、三角尺上正好有个圆”等等。学生由于长时期地听微课视频的讲解,自己就缺乏一定的思考力,不能有效地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此时,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微课学习的指导。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的时候先要自己进行思考探究,并带着问题听微课视频的讲解,进而更好地运用有效的学习技巧来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
结束语
        微课是保证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合理地将信息技术与微课进行有效整合,创建一个利于学生开展数学探究的学习环境,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此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在前进道路上不断突破。
参考文献
[1]康杰.微课程促进小学数学课后辅助教学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韩洁.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风,2020(18):101.
[3]陈思思.小学数学微课程的应用策略研究[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0:124-125.
[4]虎玉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突破重难点[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464-465.
[5]林鸿,林杰,林璇.移动微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06):131-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