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方文杰
[导读] 民族院校在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这也不能够改变校园文化最初的德育功能。现阶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民族院校学生成长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方文杰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民族院校在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这也不能够改变校园文化最初的德育功能。现阶段,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民族院校学生成长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就必须要对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工作进行反思与思考。通过各项措施的应用来对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展进行创新与优化,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思考与反思
        在校园德育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学生自身综合素养以及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民族院校应当例子与自身的特殊性进行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健康的环境氛围下学习成长。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说是缩小版的社会文化,能够充分的体现现阶段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样也是社会文化在校园内的具体展现。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包含有以下四个方面:
        1.物质文化,这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这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校园文化体现的载体,物质文化包含有教学设施、文体设施、服务设施和校容校貌等各种外在校园设施建设,这些物质文化同样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良好的物质文化能够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生长土壤。
        2.精神文化,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主要是通过校园精神体现出来的。高等院校所营造的校园精神,是学校、学生、一级教师共同打造的符合学校发展价值体系、教育观念以及精神氛围,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担任指导作用。
        3.制度文化,制度的建设始终是一个文化长期存在的重要保证。特别是高等院校文化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相关制度的标准进行活动的建设以及文化的宣传,学生与教师在工作以及学习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进行,严格制度的建设能够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活动文化,活动文化的进行是保证校园文化活力的重要举措,是校园文化外在的重要体现,能够向学生与教师充分的展现校园文化的魅力。同样能够向外界展示学校自身的魅力,丰富学生与教师的精神生活。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活动自身的育人意义以及活动的吸引力。举例来说:学校可以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学术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体育活动,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将思想性、专业性、知识性以及趣味性融为一体,保证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的进行中来。
        (二)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性
        民族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与普通高等院校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民族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物质文化方面。民族院校的校园布局以及校园内景观的建设往往特色更加鲜明,突出自身的民族特色。其次是在精神文化方面,民族院校因为自身的学生群体来自不同的民族,所以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民族院校需要尊重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保证制度能够适用于不同民族的学生。
        四、民族院校强化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方法
        (一)强化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约束规范功能
        学校的校风以及学风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对学生以及教师形成制度内化的重要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好的校风就相当于无声的明令,能够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一个有形的形象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工作有非常大的约束作用,良好校风的形成能够使学校的管理工作开展的更加轻松。所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对于校园的文化建设来说十分的重要,首先需要端正自身的教育思想;在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且在教师工作的过程中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领导也需要建造一个学院文化建设的共同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应到;增加学生与教师对于学校的认同感,进一步发挥学校优良传统的示范教育作用。良好的学风一旦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来说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精神,学校教育质量也会出现巨大的提升,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强化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实践锻炼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是营造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需要结合现阶段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抓住大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各种校内外活动的开展,能够进一步提升文化活动开展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首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社团范围内的活动,学生社团在建立以及运营的过程中本就有着一个指定的方向,社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活动的开展必定能够保证活动的专业性以及趣味性,这是其它组织无法拥有的优势;其次是需要进行体育活动的开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每个季度的运动会,能够促进学生锻炼身体意识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些年来高等院校非常注重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举例来说: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社区服务各种服务社会形式的社会活动,学生能够在此类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校内活动所没有的体验,在校外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非常良好的实践基础。
        三、结语:
        校园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是优良文化的传承以及新文化的融入,能够为学校打造一个生动积极活泼的校园生态。特别是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加强自身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懋彬,谭福.高职院校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强化民族体育的文化价值与特色[J].运动精品,2019,38(07):1-2.
        [2]庄国瑞,程君,李春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民族预科班汉语强化课程开发与教学方法改进——以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为例[J].语文学刊,2013(05):94-96.
        [3]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
        [4]马延孝.强化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美育功能的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2007(04):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