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赵远华
[导读] 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阶段,会接触到许多新开设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等。物理课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学生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许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赵远华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沙湾镇中学,贵州 遵义  563115
        摘要: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阶段,会接触到许多新开设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等。物理课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学生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许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且通过对物理课的学习,可以深入研究物理规律从而对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掌握,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实践能力,从各方面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然而,我国许多地区对物理学的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出来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结合新课标对我国初中物理的教学要求来看,其更加注重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到物理学的存在,并且通过物理学加强与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从而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合理的物理学方面的猜想[1]。而通过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综合人才的要求的具体表现。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和理念落后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过渡的这么一个过程。所以,许多教师在教育思想上仍然因循守旧,按照过去的教学套路照本宣科地讲课,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2]。物理学是对世界和现象认识、发现以及发展利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物理思维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十分不利,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物理教学未与生活形成良好的联系
        物理学这门课来源于生活,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枯燥地叙述着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对于所教授的内容没有通过生活体现出来,在教课过程中使物理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产生脱节,这种重视理论而忽略实践的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因为难以理解抽象的物理内容而对物理学习难以产生兴趣,并且导致功课落下,教学质量同样难以得到保障。
        二、解决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我国的课程标准在不断更新,同样要实现这样的课程标准,施教者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思想意识,才能形成教学理念的创新,从而实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3]。比如,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中,阐述了牛顿第一定律。传统的教学模式,会直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进行讲解与结论性总结,而这种方式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其意思,无法将这一理论套入到实际应用之中。而在开课之前,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通过骑自行车时施力与不施力时自行车状态的对比;踢足球的过程中足球的运动状态等现象进行思考,自主得出与牛顿第一定律相似或者相同的结论,最后再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解释性总结,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清晰。


        (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物理这门课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是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解释和总结,而通过对物理学的研究可以掌握一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规律,同时对物理学进行研究和创新发展,可以推动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4]。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多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来展示物理学知识,通过与生活联系的加强,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对物理学的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通过对物理学的研究进行创新。在对沪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第三章《声的世界》这一单元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中的现象来让学生明白声音在生活中是如何存在以及如何传播的。比如,通过对声音速度这一概念的解释时,可以利用大家所熟悉的“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打雷”这一现象去对比声音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的差异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通过物理学的方式对这种生活现象进行解释,学生们纷纷豁然开朗,从而对声音传播速度这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
        (三)实验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实践是用来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的物理学定律都是通过无数遍的实验而得出的。所以,实验课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学生不但可以对所学物理学定律有所体会,并且熟练掌握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是一大促进。在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探究电路》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主要是对电学中电路以及电阻方面的知识进行教学。而电能属于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但是又普遍存在与生活应用之中,所以通过实验课来对电学知识进行阐述是最好不过的了。比如这一章中的电阻和变阻器,在实验室学生自己连接一个具有电源、滑动变阻器、用电器(多为小灯泡)这样一个简单电路,而通过滑动变阻力调节电阻的大小可以实现小灯泡明暗的变化。这一实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调节电路中电流大小的方式,同时结合生活场景,比如调节电视音量的大小也是通过电阻器进行控制的,让学生更加明白电阻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
        (四)多元化课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我国的教学领域之中。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多元化的物理教学课堂,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以及深入了解物理知识的兴趣十分有帮助。比如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浮力》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日本影片《阿基米德大战》,影片中呈现了大量的浮力方面的知识,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对浮力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好物理学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我国初中阶段的物理学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时刻检视自身的教学理念是否与新课标的要求保持同步,并且加强与同业者之间的交流,随时保持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做到始终保持我国物理学教育的先进性,为我国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司国辉.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华少年, 2017.
[2]梁寒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新课程导学:综合探讨,2020,07:338.
[3]张红宇.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 读与写:上,下旬, 2016, 13(011):384-385.
[4]张玉光.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 教育:00143-0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