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霞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七一民族中学校 623200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在其中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转折点,它是以小学数学知识作为基础,为高中数学学习做准备,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学中总是会出现各种不如意的问题,本次研究针对这些问题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展开思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新课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以及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教学,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注重知识教学,更重要的侧重于方法和思维的传授,这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形成有重要帮助,这也是未来数学发展的大方向,所以当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要做的事情就是,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现有的问题展开分析,探索出初中数学教学新路径。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气氛沉闷
数学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一门相对比较复杂的科目,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大多数数学教学都非常重视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不会让学生讲一些和教学无关紧要的话题,甚至不会让学生在没有经过教师允许的情况下讨论数学问题[1]。整个课堂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只能够听讲和做练习,所以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下指令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师生之间没有互动,看不出教学的活力之处,导致教学气氛非常的沉闷。
(二)教学模式传统
教学模式设计的质量高低,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如何引导以什么方式和策略来引导教师都需要认真的考虑和反思。目前应试教育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较大,况且初中数学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最大,又是学习物理和化学等理科的基础。无论从考试还是从工具学科来讲,该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无形之中将教学模式设定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堂课下来教师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全部用来知识讲解,师生的互动只有问答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对初中生来说非常的枯燥。
(三)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学生在教学中究竟是处于怎样一个地位,一直以来都是教师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应该要进行细致的划分吗?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仍然保持着传统教学思想,甚至还带有封建社会中的阶级思想,认为教师一定要比学生高人一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幅高高在上的样子,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导致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在教学中某些学生比如学困生被边缘化现象严重。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学生喜欢处在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为什么学生在学校完成的作业质量普遍要比在家里完成的作业质量要高呢?这就是因为在学校有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氛围,周围学生都在学习那么自己也会开始投入到学习中[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面对一些疑难问题的时候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探索,渐渐的学生体验到小组合作化解问题的高效率,在今后的学习中也就更加乐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探究问题,渐渐的这种合作式学习氛围在班上就形成了。例如在讲授:《一次函数图像性质》的知识时,有关该知识点的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需要分析函数图像在相应的区间的单调性,也需要考虑解析式中符号的变化对图像性质的影响,在解决有关一次函数的综合性问题时,如果是单个学生很容易出现知识点遗漏和问题考虑不周全的现象。如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群策群力大家共同专门围绕一次函数的概念展开探究,将复杂的问题突破。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要注意结合多样化教学工具,以现代化教学理论作为基础展开教育教学工作,信息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教师不许要翻阅一大推的教学资料来备课,信息技术随时可以连结网络将学生的感兴趣的素材引入其中。例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展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系中有很多的点。要求学生思考如果将这些点,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连结,那么可以构成一个怎样的图形呢?学生可以自己在草稿本上进行描点,也可以在脑海中进行描点,最后发现将这些点连结起来后为学生展示一个可爱的袋鼠的轮廓,这也属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对坐标系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设计关注每一位学生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素养都不一样,高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好,父母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会主动和教师沟通。中等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虽然比较牢固,但是思维上比较懒惰,所以 该层次的学生不擅于研究一些难题。低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还比较薄弱,在方法运用上也没有达到熟练的地步。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层后展开分层教学,教学也分为不同层次:导入是一个层次,该层次教学除了向学生展示一些和新知识相关的情境之外,还会向学生提问但是教师由于考虑到班上低层次学生的学习,所以导入环节中的提问一般都说非常简单,很多只要学生查看书本就可以找到答案。新课教学这个学习层次对每一个学生的最终目标都是,掌握本节课所有基础知识,但是不同的是,低层次的学生可以放慢学习的脚步,不图数量但求质量,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知识。最后是探究性教学,也是一堂课的最后一个部分,该层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培养,高层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展其探究能力,基本上所有的探究性问题的解答思路和发言都是由高层次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结合班上学生的不同层次,将课堂教学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都不一样,贯彻落实了因材施教理念。
三、结语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出现了各种小问题,教师应该要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分析,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教学资源,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徐松海.基于体验与感悟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2020(20):75-76.
[2]任艳艳.问题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J].中学数学,2020(20):8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