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化学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徐双莲
[导读] 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这也是新课标改革之后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徐双莲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第二中学       655400
        摘要: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这也是新课标改革之后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对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也至关重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学习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两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刚接触的新事物都存在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刚接触化学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来展开教学。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化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在学生个人身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很低,另一方面在教师身上,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的效率难提高这种现象很大程度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化学课堂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应试教育”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中是普遍存在的,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过于重视化学课程的分数,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由于真正对化学感兴趣而主动学习,因此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也相对较低。由于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主动性很低,因此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会深入,也不会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也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与此同时当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时,很多学生都只是用眼睛去看,而不去认真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现象,实验过后老师总结的理论知识却不认真去听,因此,对于化学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上的互动能力也很低,教师与学生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学习思维逐渐变得单一,从而导致化学学习的效率很低[1]。
(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化学课堂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通常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口头以及文字的描述,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只是机械地听教师讲课,对化学理论知识点能够着重记忆,然而对于化学实验现象却经常忽视,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力有限,因此,化学课堂的参与程度也比较低。要想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引发思考,而且也要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在课堂上及时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然而,在目前大多数的化学课堂中,教师独自课堂上讲解、学生机械地倾听和记录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学生在教师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无法充分参与课堂交流,整体课堂参与度也比较较低,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不利。


(三)化学实验课程的缺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中学学校都安排了化学实验教室,但是由于初中的化学课时有限,并且很多教师对课时安排不合理,过于重视化学理论的教学,缺乏化学实验课程的安排,因此这就造成学生对化学的实践能力不强,实际操作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对于化学的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一定程度上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2]。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让学生合作学习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实验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在此过程中会对整个实验进行设计,从而提出问题和假设,在下一阶段的实验过程中,会通过实验操作,对自己先前的假设进行验证。化学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更能通过实验操作来培养创新意识,能够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探究意识。化学实验进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来引起学习的兴趣,而且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对象,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化学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将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并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学生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及时思考,从而进行探讨和解决,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人教版中“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变浑浊”的化学实验时,可以提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想,提出假设,并且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工作准备,将上课需要的各种实验器材都准备好。在实验进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随机挑出一名学生来配合实验,让其他的学生认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要对相关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进行总结,以此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3]。
        (二)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及时转变,化学知识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庞大,内容繁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与时俱进,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要将学生看做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去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参与率,更会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4]。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也对初中化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必要,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小雄.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00(023):P.173-173.
[2]徐进梅.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情感读本,2018,000(003):43-43.
[3]张明惠.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好家长,2017,000(032):162-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