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
南昌现代外国语学校
摘要:高中阶段地理方面的核心素养主要含有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的观念、区域认知以及地理方面实践能力这些内容。如今,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已经对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所以,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之中,教师不仅要对地理知识进行讲授之外,同时还需对高中生地理方面的核心素养加以有效培养,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在对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素养和内涵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培养高中生地理方面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改革
前言:当前,新课改已明确指出对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新课改还指出,地理教师需在课堂教学当中对素质教育加以全面落实,要从高中生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这一角度开展教学。所以,地理教师需遵循这个教学要求,积极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所以,对培养高中生地理方面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素养和内涵
(一)提升高中生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
在高中阶段,地理主要分成自然和人文两种类型,二者都是地理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同时二者有着不同教学方面。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前应当对教材进行仔细钻研,标出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生地理方面的认知能力,促使高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自主获取以及探究,借助所学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解决。
(二)提升高中生想象和实践能力
教学期间,地理教师需让高中生充分发挥出自身想象力,借助想象力对地理要素间的关联进行了解,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了解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间的关联,并且从关联当中寻找生活中包含的地理知识,客观看待生活。
(三)提升高中生地图绘制和识图能力
地理教学当中,最能代表核心素养就是识图能力与地图绘制这一能力。高中生不仅要对思想图案相应编制方法以及看图能力加以掌握,同时还需了解相应的地理信息。如今,教学期间,地理教师需对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进行积极渗透,有效培养高中生地理方面的核心素养,这样才可促使高中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培养高中生地理方面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对教材知识加以充分利用
教材是所有高中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无论教师把何种教学方案当作目标,都需要把教材当作中心,促使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因此,地理教师需对教材加以充分利用,促使高中生对一些地理常识加以把握,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并且将其逐渐内化成自身逻辑思维,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思维,促使高中生对地理知识进行了解,有效培养其探究能力。
(二)提高高中生地理方面的实践能力
所谓地理方面的实践能力,指的就是所有对于时代的一些考察,在演练模仿这些地理活动当中必备的一种能力。
地理教师需保证高中生在学习期间更好地对地理工具进行运用,有效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促使高中生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学期间,地理教师在对素材内容加以分析之时,必须对此加以高度重视,并且给高中生创设一些实际活动,以此来提升高中生地理方面的实践能力。一直以来,民俗资源都是地理教师开展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教师可结合不同地区和周边具体环境变化组织相应的考察活动。把以往考察模式和现代考察模式加以结合,对最近几年某地区的环境变化展开调查,搜集有关信息,之后对这些信息加以规划。在此期间,地理教师应当参与到高中生的讨论交流之中。如此一来,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实践能力,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理解[1-2]。
(三)强化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
实际上,地区认知乃是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期间的一种重要方式。从理念考察这个方面来说,地理知识存在较大共同点,然而在平时生活当中,这些知识都拥有各自特征。在不同地区,即便是相同事件也拥有着不同特征。如果想要提升高中生对于地理区域的整体认识,地理教师需在实际教学当中对比教学这种方法进行运用,促使高中生在对各个区域进行对比实践当中,不断提升自身区域认知这一能力。比如,开展“大规模海水运动”教学期间,地理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相同海域的西部与东部,为何有的存在暖流,有的存在寒流?假设高中生若想回答,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通过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找出问题答案,如地形、地段以及风向等。而且,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之上,高中生可针对相同地区的不同方向海流展开探究,对各个地区海流实际布局情况加以充分了解。如此一来,高中生能够得到相同海域的西部与东部海流不同的具体原因,站在低纬度来看,洋流为暖流,但高纬度则为寒流。通过上述对比教学,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区域认知这一能力。
(四)培养高中生地理空间方面思维能力
实际上,地理方面空间思维和视觉思维有着一定联系,空间思维主要把视觉思维当作依托进行发展的。其实,地理方面的视觉思维主要是认图以及读图能力。在这之中,地理图可被称作一维的地理空间,这是向着多维度的地理空间进行拓展的重要基础。前文提及认图与读图能力能够促使高中生不断发展[3]。教学期间,地理教师在对高中生地理方面空间思维加以培养之时,应当先让高中生了解地图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对特定的地理空间对应环境进行观察,积极引导高中生合理建立地理模型,把一维度的地理空间逐渐提升到多维度的地理空间,并且让整个地理空间对应的地理环境可以在高中生的大脑当中还原,对地理问题进行具象化,这样能够锻炼高中生空间思维这一能力。
结论:综上可知,伴随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逐渐深入,如今核心素养已经变成教育领域当中的一个热词,地理教师需在实际教学当中对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进行积极渗透,这样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提升高中生想象和实践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地图绘制和识图能力。为此,教学期间,地理教师需对教材知识加以充分利用,提高高中生地理方面的实践能力,不断强化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进而对高中生地理方面的核心素养加以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管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94.
[2]刘崇,张爽,王春飘,郭中领.核心素养指向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深度教学——以人地协调观培养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08):27-28.
[3]贺瑶,张明礼,王延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特征及培养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1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