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苏丽娟
[导读] 长久发展以来,受到高考巨大的升学压力,高中生的学习出现了重理轻文,过于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对伦理道德、生态环境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淡漠和无知
        苏丽娟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第一中学           165023  
        摘要:长久发展以来,受到高考巨大的升学压力,高中生的学习出现了重理轻文,过于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对伦理道德、生态环境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淡漠和无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高中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人文精神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程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初探
        引言: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高中政治教学注入了新内容。学生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主要集中于高中阶段,因此开展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想提升现阶段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就要积极开展人文精神教育,而具体的实践过程就要在高中政治课程教育中得以体现。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人文精神的深刻认知
        教师在实际授课中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无论是应试教育模式还是素质教育模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但是在当前发展下,在校学习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难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在政治课程教学中,学生接收到的人文精神教育大多数来源于课本教材,课程设置和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出现缺失,导致学生对于人文精神没有全面认知。
        (二)教师本身人文素质的不足
        有的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素质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就缺乏人文素质,没有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去向学生灌输人文精神。教师的个人能力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学生日常学习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教育,高中政治教师就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教材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文本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例如,在高中政治教材中会大范围的涉及到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和政府职能等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而关于合作竞争、无私奉献等内容也相应的显现出人文内涵。在当前发展阶段,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都在变相的为人们展示一种信任危机。为此,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就要适当渗透与诚信相关的内容,结合生活实例对不诚信的后果进行说明,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

另外,针对文化生活教学板块,教师可以将人文精神的内容渗透到每一课,如:学习第一单元的内容时,鼓励学生对文化的力量进行积极体会;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时,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化的特色,了解不同文化知识的内涵,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化交流、尊重不同文化,获得人文精神的培养;学习第三单元的内容时,注重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培养。
        (二)注重教师人文素养的强化
        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教育的过程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对应的理论知识内容,还要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基础性知识教育外还要注重个人人文素养的培养,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生本教育观点。政治教师还要结合理论知识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鼓励学生质疑,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在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社会中,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因而教师传授政治知识的同时,其具备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为人处世、人生态度等都会影响到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强化,树立良好的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意识,做到文明修养、勤学苦研、为人正直、仪表端正、业务精良、言行一致、信仰坚定等。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改善教育理念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现人文精神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真正体现人文内涵、体现人文精神教育仍然存在一定困难。要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教师就要重视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的创新。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改善应试教育思想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这种教学理念的创新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将理论内容合理应用到现实生活。教师在课堂授课中还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明确学生角色,并围绕着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开展人文精神教育。
        (四))重点渗透高尚情操等人文精神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高中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也是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此人文精神教育中道德情操的培养就成为了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推动人文精神教育的开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首先是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尤其是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高中生更应当认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培养个人的明辨是非能力,培养忧患意识,并积极为国家做出贡献。其次是道德情操的培养。民主之父孙中山先生为了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投入了毕生的精力,这也是莘莘学子为了理想主义而终身奋斗的楷模。再者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已经成为社会的潮流思想,并逐渐侵蚀着人们。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人文精神教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政治课程教学中,积极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不仅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在思想道德意识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高中政治教师要对人文精神教育予以全面认知,注重人文精神在政治课程中的渗透与延伸,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振东.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初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2(07):15-16.
[2]莫海珠.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初探[J].科研:00097-00098.
[3]肖品.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初探[J].教育科学(全文版):00115-00115.
[4]马亚丽.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
[5]李彩霞.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应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J].学周刊,2013(10):67-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