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元
杨屯镇中心小学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 252800
【摘要】近些年,时代和科技在飞速进步,现阶段互联网和大数据已经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老师也应当将互联网技术引入传统的课堂,增加课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同学们可以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也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去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并以此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本篇文章基于小学美术课堂授课现状,对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小学教育;美术课堂
【正文】在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孩子拥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并且也能够较好的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但是在传统的小学授课过程中,一部分美术老师比较注重对美术课本知识的分析和讲解,这使美术课堂的枯燥性大大增加,无法提升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将互联网技术与授课环节相结合,一方面去深层次挖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提升班级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美术课堂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意义
1.1营造教学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年龄的,且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老师在展开美术课堂的教学时,可以依据同学们的性格特点去培养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在互联网时代,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增加同学们对美术课堂的参与感,一方面可以增加同学们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1.2丰富教学手段
事实上,在开展美术教育,十部分老师容易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授课时,更加关注同学们的学习成绩,而了同学们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艺术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小学学生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在课堂上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让老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升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使同学们去主动学习美术。而且,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课堂的结合,也让同学们对课堂授课认识更加清晰明朗;同时,降低美术课堂的学习难度,提升同学们对美术学习的效率。
1.3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束缚
小学美术老师通过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挖掘,去发挥美术教育资源的价值,让同学们可以在一个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提升同学们对学习内容的记忆。而且,该技术的使用也可以让同学们去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并且可以利用课后等碎片化的时间弥补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缺陷。而且由于美术课程拥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源去引领同学们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同学们可以在一个更加真实的学习氛围内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课上与课后学习的结合,去提升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增加美术课堂的授课效果。
二、互联网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结合的实践探究
2.1利用全息影像技术提升同学学习兴趣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大多数老师主要是通过PPT视频,图片等方式去为同学们营造学习氛围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带给同学们较强的体验感,无论是在视觉还是听觉等方面,难以有效的营造出立体的学习感觉。
近几年,随着VR、全息影像等技术的创新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所以老师可以鼓励同学们去实践参与,增加同学们对课堂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美术课本“水墨游戏”的教学开展时,美术老师可以先通过互联网为同学们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全息影像系列,去提前进行感受和体验。随后在正式上课时,老师可以先引领同学们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让同学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水墨文化的特点和美好。随后老师在引领同学们去进行实际的操作,去感受到墨水绘画和写字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丰富学生对本节课主要情境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同学们的表达能力,从而增加美术课堂授课效果。
2.2构建多维度的学习空间
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多样化特点,与课堂授课相结合后,可以增加教学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传统的美术课堂需要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完成很多授课环节,由于时间的有限性,无法让老师进行有效的学习拓展。随着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这让学习不仅只局限于课上教学,老师可以通过该教学平台构建课上和课下多维度的学习方法,增加美术课堂的授课效率。
例如,三年级下册美术课本“重重复复”的教学过程里,小学美术老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先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组合教学资源,然后再选择一些教学资源去对课堂进行拓展。在上课时,老师可以先运用多媒体为同学们播放一些重复而有规律并且排列有序的图案,随后提问:“同学们,发现这些图案有什么特征吗?”中间是七发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兴趣。然后再运用多媒体课件,去正确引导班级学生去观看,查找,思考和分析。随后老师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发放一些相应的拓展资料,去增加同学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而且,将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结合的教育方法,可以形成多维度的学习空间,让美术课堂更加具有魅力。
2.3通过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事实上,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人类有关于生活的一种表达形式。小学美术教材中素材丰富,种类多样,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去为同学们进行较好的课堂设计,通过多样化的网络教育资源去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美术课堂“金色的浮雕”这一小节的授课中,为了让同学们增加对雕塑艺术的审美和理解,老师可以先通过网络资源,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去收集一些相应的图片资料,并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然后在正式上课时,通过这样色彩丰富的图片与不同种类的雕塑艺术,为同学们展示出雕塑艺术的独特美丽,充分吸引同学们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结束语】综上所述,一节有趣而生动的美术课堂,既需要老师本身拥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和知识外,也需要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去提升同学们的课堂体验感,让小学学生可以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同学们打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的新式教学方法,既满足了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另外一方面也让同学们的艺术能力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姚杏仙.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美术教学助力[J].考试与评价,2020(09):16-17.
[2]周静文.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0(09):31.
[3]赵海涛.互联网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大观(论坛),2020(0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