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 尤灵勤
[导读] 针对体育教学来讲,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学习体育的基础阶段,更是小学生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学的质量
        尤灵勤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江苏 苏州 215144
        
        摘要:针对体育教学来讲,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学习体育的基础阶段,更是小学生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学的质量,以为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大的力量。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其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此问题做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加大了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力度,希望在创新中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遵照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小学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培养体育学科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逐渐受到了重视。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学体育课堂教育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
        1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1.1学生群体方面
        有效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接受陌生的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高效地理解体育理论的内涵,并且能够通过科学化的体育活动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在学生接受到阶段性的体育教学之后能够具备一定的体育思想以及体育素质,对于科学开展体育活动也具备一定的能力和认识,并且能够在学校组织的体育考核内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
        1.2体育学生未来的发展
        就当前的社会人才结构来看,体育已经成为了一种具备发展价值的方向选择之一。教师针对小学生开展体育教学,不仅是简单的知识和活动积累,而是利用体育教学内容背后的体育文化思想为学生构建丰富的体育大局观念,使其能够认识到体育领域背后存在的社会价值,从而将其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寄予一定的期望。
        2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2.1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新时期的简约改革要求教学模式具备新颖化和灵活性,但是很多教师还没有领会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教学思想还停留在技能知识的传授层面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而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学科成绩,对小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和个性方面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小学生还要面临考试,而体育不是必考的科目,很多学校就会减少体育课的课时,这些都不符合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2.2体育教学基础设施有待提高
        当前,很多的小学都存在着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突出问题。体育运动器械缺乏、体育运动场地狭小及体育运动器械损坏等问题,这是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遇到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经费有限,抑或者是学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加强建设,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效果和质量,不利于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2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2.1体育游戏,激发兴趣,保持课堂活力
        体育本身就是与游戏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很多体育知识、体育动作要领、技巧,体育运动知识的传递都是靠游戏来完成的。而游戏也确实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上课形式,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获得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体育教师要善于应用多样化体育游戏,用游戏让体育课充满活力,用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和价值。而这一方面需要我们注意体育游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和尝试的欲望。另一方面,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设他们喜欢的体育游戏,以收获更精彩的体育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低年级的小学生时,为了让他们更规范地做好稍息、立正、向左转、向右转这些基本的队列动作,就带领他们玩了一个“我能做好”的游戏。游戏规则为,学生们围成一个圈,笔者指定一个学生从他开始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向开始游戏,每个人随意说“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这几个动作中的一种,但是说到“立正”时需要做稍息的动作,说到“向左转”时需要做向右转的动作。引导学生,规范每一位学生的动作,这样一来,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而且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也学会了这些基本的动作,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2.2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小学学校中的体育资源非常丰富,如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馆和一应俱全的体育器材、设施等,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好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体育资源为体育课服务,将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教学做到多样化,并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有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学习各项体育技能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外,如组织各种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体育单项竞赛,每月开展一次体育主题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体育节比赛,每学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并与体育课有机结合,拓宽体育教学渠道。
        2.3积极开展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增强信心
        目前,由于学生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进而导致许多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心生畏惧,要使他们在内心真正喜欢上体育,教师就必须积极开展教学评价,以便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完善,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教学问题以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有利于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对于那些表现较差的学生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而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学生在给予表扬的同时更应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不断发展自身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当要掌握体育游戏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通过趣味游戏,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构建游戏情境,提倡学生开展健康行为;通过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游戏形式,从而渗透体育品德,由此可以让学生达成良好的体育素养,成为拥有可持续发展运动能力与体育精神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陈凯.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9(7):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