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董红亮
[导读]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地。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尤其是引起了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

        董红亮
        东宁市实验小学 黑龙江 东宁 157299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地。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尤其是引起了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大多数的学校都在教室内安装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为学生创建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而且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有利于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旨在进一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化 小学 数学课堂 教学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且小学生思维开发还不成熟,所以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课堂,创新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并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直观化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数学知识精髓,并促进数学思维的提升。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挖掘内在智慧潜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1】
一、引导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且小学生处于好玩的年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而且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效,注意力不集中,耐心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诉求,创建适合他们的教学形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利用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把书本上平面化、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化和形象化的展现,并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体现,对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刺激,成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中去。【2】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促进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图形与变换》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网络计算机上利用动画制软件,把不同图形之间的变换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在多媒体上进行形象化的展现,让学生通过直观化的观察,并结合教师的详细讲解,从而对图形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刻认知,从而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二、强化教学互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少互动,导致学生课堂参与性不强,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在信息技术依托下,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超文本等方式把教学内容进行形象化的展现,让学生在直观化的教学情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深度认知。【3】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需要学生解决很多相关的应用题。但是应用题中涉及到的变量比较多,比较难,学生很多喜欢做应用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应用题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进行全面为理解,从而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强教学效率。比如,以下应用题“一个无盖长方体纸箱,长8厘米,高7厘米,宽3厘米,那么纸箱的表面积是多少?”教师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上制作出一个长高宽相对性的纸箱动态图画,并在多媒体中进行展现,利用鼠标对动态图画进行拖拉的情况下,让学生对长方体各个表面具有更加形象化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几何体的空间感,以便能够更加快速的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联系生活实际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小学数据教学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整理更多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并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强化教学互动,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4】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打破了数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的限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形象化的展现真实的生活案例,和教学内容实现充分融合,寓教于乐,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知,为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简单的统计(二)》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搜集生活中有关统计的实际案例,并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教师可以以班级学生为例,让他们对班级内的总人数进行统计,并分别对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别利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具体的展示。然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不同统计形式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对统计概念具有更加形象化的认知,同时也让学生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强化实践意识。
四、开展拓展训练
        数学练习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学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认知和记忆,并开拓学生思维空间,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认知体系。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一些多样化的数学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层次化的练习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闯关,逐渐加大练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上搭建练习超市,设置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自行选择需要练习的类型。【5】
五、突出教学内容
        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虽然信息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但是也仅仅只是一个辅助工具,教师还是应该要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互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此外,在网络计算机盛行时代,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过于以来电子产品,遇到问题直接到网络上进行查询,而不会自己进行计算或者是口算,久而久之对计算机过于以来,而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却下降。【6】所以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观念,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时,要注重以内容为主,重点突出教学内容,减少网络装饰元素的应用,以便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放下计算机,走进生活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和现实事物的接触和探究,才能够实现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并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在转化,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当下素质教育的重要需求。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进行有效创新,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为课堂教学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设计,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利用网络动画的形式和学生开展课堂互动,强化师生交流,促进学生课堂参与性。在信息技术的依托下,帮助学生开展拓展训练,强化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炎辉.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策略[J].考试周刊,2020(70):76-77.
[2]陈露露.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优化教学互动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20(21):3.
[3]邱华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小学时代,2020(20):41+43.
[4]罗振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1):83.
[5]庄胜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01):259.
[6]马继德.论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8(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