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伍丽华
[导读] 学生写作文表现为兴趣不浓,素材单一,缺少真情感。这是习作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伍丽华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教育指导中心   528145
        【摘要】: 学生写作文表现为兴趣不浓,素材单一,缺少真情感。这是习作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作文教学的方式存在套路、程序式的训练也是普遍现象。而学生也受经历少,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比较差这些实际情况的局限,导致作文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课题组探索培养农村中年级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建立五个体验式作文教学序列,分别为:生活中体验、活动中体验、阅读中体验、评改中体验、发表中体验。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写作的乐趣,写作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自我需求,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作文  体验  乐趣  
中年级学生年纪小,经历也少,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比较差。教师作文教学也普遍是套路、程序式的训练。这些实际情况严重影响作文教学效果。学生写作文表现为兴趣不浓,素材单一,缺少真情感。这是习作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课题组探索培养农村中年级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教学效果好。现在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为例,谈体验式教学法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界定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主动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认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①。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自我感受,让学生在真实体验环境中学习、领悟。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策略
(一)生活中体验。写作源于生活。学生每天经历着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生活的经历为他们提供写作的素材,但也会因为不留心而导致这些可以积累的写作素材在不经意间消失。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单元写作的要求,提前设计专题体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这个写景的习作单元,就可以提前设计以学生体验生活美景为专题的生活体验活动。例如“雨后奇观”、“美丽的落日”、“月亮跟我走”“生机勃勃的足球场”、“枝繁叶茂的小竹林”、“绚丽多彩的小花坛”等。根据学生每天的生活经历拟定生活体验的专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景色,填写体验记录单,指引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列出景物清单,简单记录美景,真实描述情感。在这种专题体验中,学生就有了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体验,也做好了记录。那么,进行单元习作的时候,作文就具备了生活积累的题材,习作就有话可说。经过实验,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填写好一张真实又富有个性感悟的体验记录卡片。由此可见,写作文只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就能激发作文的兴趣,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活动中体验
  有意义的体验活动既能使学生产生参与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老师应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在活动中观察、体验、学习。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就可以设计游览观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美,发现美,从而学会描写美。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室,到校园附近的公园观察游览,到农科园观察奇异的瓜果蔬菜和美丽的花田。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学生们都表现得兴致盎然,乐在其中。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到周围事物的美、趣、情。体验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唤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并在亲身体验活动中细致观察,激发情感,美好的景物就会留在学生的记忆中,习作就变得水到渠成。
(三)阅读中体验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可是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有限,不可能尝到生活中的各种滋味。这样就制约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各种情感的体验。这时,阅读体验就成为体验式教学的又一个策略,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主题阅读,写想法,谈感受,进行阅读体验。阅读体验就围绕作文单元设计的体验活动主题去开展。例如,在设计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教学阅读体验时,第一步是教师围绕美景的主题,找到程度适合且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并让学生填写阅读卡。第二步是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会,交流课外阅读的感受,然后教师把本单元示例文段列出来,进行阅读赏析,让学习遣词造句并感悟写作技巧。通过这样的阅读体验活动,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欣赏别人的美文,潜移默化中就能领悟作者观察、写作的顺序、表达的技巧。这样的阅读体验活动坚持下来,学生就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写作技巧,学会了表达,写作兴趣也提升了。
(四)评改中体验
        好文章是靠作者反复修改出来的。因此,把传统的教师评改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改,小组评改的方式,学生既当作者又当读者,写作的主人翁精神就出来了。当然,教师也要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学生对照修改要求,先进行自评自改,再在小组内互改,找到优点,指出不足。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对每个小组成员提出修改意见,教师稍作提点,统一意见后由小组长用红笔写下评语。在评改后,教师要善于收集修改有进步的学生作文加以表扬、鼓励。学生能从评改作文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写作的信心增强,逐步进入愿意写的状态,写作的兴趣也慢慢提高。
(五)发表中体验 
作家能持续进行写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拥有读者。同样道理,小学生的习作热情也会因为拥有读者而提高。教师要给学生发表习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拥有读者的兴奋,就可以保证学生的写作热情。习作可以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上发表,也可以在班刊校刊上发表,还可以在Q群或者微信群上发表,甚至也可向报社投稿。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后,我们在实验班设计了一个单元写景专题发表专刊:“美景就在眼前”。让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的权利,展示的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片段、一篇文章,发表注明作者、出处。还可以把班刊制作成小本的形式,让学生阅读,还可以制作展示小链接,让学生家长在手机上阅读。每位学生当小作家,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提高了。
    建立以上五个体验式作文教学序列,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写作的乐趣,写作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自我需求。
        
参考文献
①《体验式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作者成华、袁志忠,龙源期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