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丕荣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迤车镇中学校 654204
摘要: 在当前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新的教育形式下,要求教学模式转变,理念更新。尤其是许多省份把生物学科也纳入了中考科目。这样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负担就无形的加重了,就不再像过去分主科、辅科。学生玩的时间减少,学习时间增多,思想负担加重。就要求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态度、思想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显得很重要。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引导。因此学生预习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有必要受到师生的重视、预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学生预习,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 预习? 有效策略
在教学中,我们受到传统思想和理念的影响,譬如说:"什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数、外、物理、化学都是中考科目。”“学好语数外就决定人的一生。”“什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是主科,生物、历史、地理等是辅科。”等陈旧、偏见思想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所谓的辅科。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和新的教育发展的要求,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理念等要求转变,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理念,重新认识、对待、重视各学科。各学科对知识的学习和接受都很重要。
一、生物教学中预习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各学科的学习,知识的接受都要认知、学习、再学习、思考、发展等过程。但对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也需要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预习这个重要过程。过去教师只要求学生对语数外物理化学进行预习,而生物的预习几乎就没有或者有的生物教师要求学生预习也是简单应付式的预习;预习时间投入少,简单翻阅教材没有通读;预习时只是看看图片、黑体字,预习连贯性差;预习时没有预习课后习题;预习时没有把自已真正不懂的内容记下来而是应付式的简单记录几个问题;预习时预习方法单一,工具(没有生物资料、电脑、平板等工具资源)太少;教师没有认真检查落实或落实不到位;预习时学生不够重视、态度差,积极性不高,没有养成一种习惯。学生预习时自主性、动手、动脑性差,同学之间没有讨论的时间空间,效果不好、效率低下。因此对预习应采取一些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查阅资料、动手、质疑等能力。
二、现在生物教学中预习应?釆取的有效策略
(一)预习有效的思想、观念策略
1、生物学科列入中考科目,教师改变教学态度,转变观念,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同时教师重视生物科的预习,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主动、好学、想学的好习惯。
2、学校转变、重视生物等学科的教学,改变过去的考核方式,教师考核应与其它学科考核同等重视,课程设置增加课时量(如早读、晚辅等),学生考查也与其它学科考查相同(增加周测、月考等)。
3、教师生物课堂上多宣传、指导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教师认真备课、上好课、做好实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鼓励、评价好学生学习的收获。
(二)预习有效的时间策略
1、教师可以就下一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在上一节课结束时留出几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如做个预习提纲、思维导图,提示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图片、图表等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以此来培养学生预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密补了学生没有时间预习的不足以及学生预习的盲目性。
2、有晚辅的学校,教师应留有适当的时间给学生预习。
(三)预习有效的方式、方法策略
1、预习时要把精力投入在对知识的思考上而非仅仅对书上知识的浏览、记忆,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预习时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不思考,就等于没预习,预习过程中应边预习边思考,把自已认为的重难点勾划或摘抄记录在预习本上。预习时新旧知识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与生活联系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生活事例解决教材中的问题,用教材中的知识指导解释日常生活事列。预习时的思考是预习过程中最重要不可缺少的环节。
2、预习时要注意发现问题,仔细思考教材上的每一个细节,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太懂的地方。在那些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记录在课本或笔记本上,以便在上课时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解。带着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去听课,就有了侧重点,听课的效率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促进学生进行预习。布置的预习内容要细,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允许学生犯错,教师要对学生的自我能力敢于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教师要引起重视的是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检查可课前检查或上课时留5分钟检查,也可由小组长检查或同桌互问式检查。这样即督促了学生,又可使教师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
4、学生预习的好坏,学生可以自测如预习完后做课后练习或教材配套练习册。教师采取加扣分的方式进行,督促学生预习要认真,力争上游的积极思想态度。
(四)预习的其它(有待和同行、专家探讨)有效策略
教师应做到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预习的要求不同,目的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学习和接受更多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总之:?预习会让学生新旧知识衔接同时获得 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会转化成为信心,从而促进学习积极性,增加知识面,发展思维方式,促进师生感情,教师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崇拜;纠正学生思维误区或错误,学生听课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知识融合,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1、初中生物教材七、八年级上、下册
2、初中生物教学?
3、初中生物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