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仕泓
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小学 610213
【摘要】
目的:结合当前书法展览中的书风情况,教会学生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书法创作。
方法:从书法创作内容的选择,作品的章法与形式,落款和印章等多个方面具体分析,全面学习书法创作。
结论:书法作品的创作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要从多方面去把握、准备,才能够少走弯路,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书法作品。
【关键词】取法 文字 形式
正文:
一、书法作品要选择优秀的国学经典诗文进行创作。
中国书法史上有很多优秀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的文章内容也非常精彩、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要求我们在书法创作时要选好创作的内容,如果我们选择自作诗文进行创作,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很难办到的,我个人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些历史上有名的经典篇目来进行书法创作,但是有一些耳熟目详的文章由于创作的书法作品已经很多,容易引起审读方面的疲劳,可以尝试一些稍微偏一点的书目,比如明清时期的一些文人的读书笔记等等,这些书目的内容,近年来在国家级书法展览中出现的比较多,读起来也饶有韵味,另外,大家在选择创作书目的时候,尽量选择繁体字版本的正版书籍,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繁体字方面的错误,文字内容也要积极健康,尽量不要选择一些哀愁凄凉的诗文,并且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和电脑软件,查找、确认一些字的出处,有些繁体字和异体字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使用要求,不要使用时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如果一幅书写功底非常扎实的书法作品,因为文字的错误而落选是非常遗憾的,文字方面的功底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平时在加强书法技法练习同时,一定要注重文学修养的提高,注重文字知识的积累。
二、挑选品质优良的宣纸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
书法作品的纸张要选择高质量宣纸,写楷书最好不要洒金、洒银,烫金、烫银,描金、描银,水印的还可以,最好用素雅点的纸张。纸不能太薄,不能太粗燥,要细腻,半生熟或七分熟最好。因为生宣纸不好驾驭,熟宣又不透墨,墨浮在纸上不好掌握。前几年流行的枸皮纸,写章草还行,楷书不宜。有的粉彩的粉太厚,不容易写上墨。很多加工类所谓的“国展专用笺”,看起来花花绿绿,实际上粗制烂造,早已让展览的评委生厌。花笺纸,花不能太明,否则喧宾夺主,抢了字的风头。
真正品质优良的宣纸是用檀皮和稻草,按传统工艺生产的纸,目前一刀四尺宣的价格最低也在七、八百元以上。现在宣纸厂生产的宣纸,严格来讲都不叫宣纸,叫书画纸,多数不是传统工艺,基本采用机器喷浆,材料里也没有加檀皮、稻草,纸质低劣,没有拉力,很容易碎断,早已不再有古人“纸寿千年”的说法了,能保存二、三十年都已经不错了。如何识别真正的宣纸呢?我们可以看宣纸背面有无手工刷痕,透光有棉花朵或白云状的牵丝没有,有即是正宗的宣纸,如果纸的背面没有手工刷痕,透光看纸纹很匀的纸多数是机制纸。
三、认真考究书法作品的章法形式。
章法从广义上讲,是包括款式,狭义上讲,是指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章法布局包括一点一画、结字、行气、全篇布局等等。点画、结字在作品中只是一小局部,然而“一点或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需要与整篇相配合。
章法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书写时必须处理好字中之布白、逐字之布白、行间之布白,使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这样自然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使书法作品产生“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效果。
四、掌握正确的书法作品落款要领。
书法作品的落款,最考验一个人的学识学养,而且比较讲究,稍不注意就错谬百出、贻笑大方。作品落款,要看作品最后留的空间而定,留得多可写“富款”,留得少可以写“穷款”。所谓“富款”,就是写很多文字,比如你写的是什么内容,出自哪里,有什么意义,或对你有什么启发感悟等等;落“穷款”,就是只落书写者的名字,两个字甚至一个字即可。
书法作品无论作品落“富款”或“穷款”,有些错误是不能去犯的,比如:前面写了“录×××”,后面就不要再写“书”了,因为录就已经书写、抄写的意思;最后一行还有字,你在下边落款,就不要写“右录×××”,右录即是右边录的什么,你最后一行款字上面的文字难道不算吗?这是书法展览最常见的一些错误。还有,不要写“岁在×××年”,岁即是年,年即是岁,再写年就重复了。公历、农历不要混淆用,比如公历二0二0年九月六日,是庚子七月十九,写公历就不写农历,写农历就不写公历。落款空间若够多,你需要写上内容的出处、时间、作者及书于哪里,比如:录《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五则,岁在庚子七月十九日,××于静心堂灯下。另外,作者名字上面最好空半个字或一个字,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不用让读者去找寻书写者是谁。落款字的大小,可以跟正文一样,也可以小一些,但不能比正文大;小楷作品落款,就用小楷即可;中楷落款,可以和作品原大,也可以用行书区别一下,但一般不用篆书、隶书落款,标题可以用篆书或隶书题写,如能用铁线篆书写,效果就显得非常雅致。最后再落款方面,多看看古代名家的作品,如赵孟頫、文征明、王铎、傅山、何绍基等古人的落款就非常清新雅致。
五、选择制作精良的印章和印泥。
印章在书法作品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若点得不好,就容易适得其反。首先是大小,小楷印章不宜大,0.5—0.7cm为宜。中楷、大楷印章也要小于落款字,一般常用1.2cm,1.6cm,2cm,2.5cm,3cm。小楷因印章小,姓与名最好分开刻,可以白文在上,朱文在下,这样可以打破书法作品的四平八稳,追求动感。小印风格不要过于平稳,也不宜过于写意,刻成汉印小写意或古玺比较好。一件书法作品要出彩,不一定只用两三方印,在空间留白处适当点缀几方精美的印章,会给自己的书法作品增添很多亮点。比如写册页或手卷作品,可以尝试增加几枚九叠篆、满白文、车马图、斋号印等等。
印泥的颜色,以前常用的大红色,现在已经没有新意,有些偏俗气。早些年留行过古色印泥,这几年也不太流行了,朱磦色印泥近年使用频率比较高,可以选择使用西泠印社的“鼎级朱磦”,质量也比较上乘,一副优秀的书法作品配上这些印章和印泥就会更加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