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感觉统合训练 提升小学生学习足球训练效率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黄国森
[导读] 现如今,有很多小学生都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而学生身心方面存在的这种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也日益多样化。
        黄国森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 523460
        摘要:现如今,有很多小学生都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而学生身心方面存在的这种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也日益多样化。基于这种状况,小学体育教师要想在组织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同时,让学生的感觉神经得到统合训练,仍然是一大难题。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基于小学生足球训练现状,主要分析了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足球训练中的应用价值,并且分析了小学生足球训练过程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表现,最后提出了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足球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感统训练;小学生;足球训练;效率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有不少学生存在感觉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如李海浪在《南京市鼓楼区2539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南京市鼓楼区6所1—4年级学生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现象,达到了33.67%的总失调率。为了有效改善小学生感统失调的状况,促进小学足球训练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师就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帮助学生克服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障碍,使得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得以提升。但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如何在组织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同时,开展有效的感觉统合训练,成为其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足球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对于小学生而言,感觉统合的影响非常大。在小学足球训练教学活动中,教师有针对性开展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足球体育活动,并且让学生感受到足球运动的乐趣,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到足球训练活动中,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有效的感觉统合训练,还能够使得体育课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得以丰富,从而使得学生乐于参与课堂,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和学习效率的增强。此外,针对小学生开展感觉统合训练,还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这对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也很有利。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感觉统合训练高度的重视。
        二、小学生足球训练过程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表现
        围绕小学生感觉统合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可了解到: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习障碍。在感觉统合失调之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而这种学习障碍会体现在很多方面,除了足球运动技能学习之外,还会体现在写作、算术等诸多方面。从足球训练层面而言,当小学生存在感统失调现象时,就无法进行连续的训练,从而影响到实际的训练效果。
        二是,活动障碍。当学生存在感统失调情况时,他们的身体灵活性就明显不如其他学生,这种情况下,他们参加足球训练活动的效果就会比较差。

长此以往,这类学生就会出现活动方面的障碍,这对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很不利。
        三是,社交心理障碍。感统失调不仅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具体表现于:在参加足球训练时,感统失调的学生会表现出不敢参加等心理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他们甚至会容易闹情绪,脱离集体,不愿意与同伴进行交流、相处。
        三、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足球训练中的应用策略
        (一)训练学生的触觉功能,改善不良状况,增强足球训练效果
        触觉功能失调,会影响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心理状态。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运动障碍,实现足球运动技能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触觉功能。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男女分组,然后让两个组的学生相互拉手,围成一个圈。之后,教师可以让每名学生先拥抱自己左手边的同学,然后再拥抱右手边的同学,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对触觉的感知。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触摸一些足球等体育器材,并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拍打,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知运动的力量,为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训练前庭感觉,锻炼平衡能力,增强足球训练效果
        当学生前庭感觉失调时,他们的平衡能力就会比较薄弱,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足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前庭感觉,强化学生的平衡能力,为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平衡木,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而在进行足球训练过程,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带球跑步,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锻炼学生手眼脚协调能力;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站在平衡木上接球,让学生的前庭感觉得到有效的锻炼。
        (三)训练本体感觉,提升感知能力,增强足球训练效果
        本体感觉失调的学生,在身体感知能力方面会存在一定的障碍。足球训练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音乐进行足球训练,让学生的本体感觉得到锻炼,同时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
        结束语:
        总之,体育在小学阶段是一门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学科,也是一门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的学科。小学体育教师在足球课堂上,应该针对学生开展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让学生的感觉器官得到健康发展,为学生体育技能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樊玲,高徐,向荷璇.浅谈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及体适能运动干预的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7):56-57.
[2]王建国.浅谈小学体育足球训练效率的提高策略[J].考试周刊,2019(15):146.
[3]朱晓燕.新时期小学体育足球训练效率的提高策略[J].科普童话,2020(0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