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军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动画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536000
【摘要】作者根据自身高校动画专业学习和教学经历,对目前国内动画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学改革、动漫人才培养、动画基础训练、动画教学研究
根据统计材料,我国目前已有300多所高校设立了动画专业,1000多所本科大学开办了涉及动漫专业的课程。在国家大力扶持与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政策背景下,动漫成为各高校与职业学校学生争相报考的热门专业。
1. 中国庞大的动画教育资源面临许多现实的人才培养问题
在最近对中国专业院校动画毕业生的抽样调研中,70%的受调查者认为,目前各高校动画专业培养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实践需要相脱节,这是今后专业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以及市场要求所需面对的现实研究课题。
根据对国内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表明,动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普遍学了漫画、艺术概论、二维或三维动画软件、后期合成软件、网页设计、广告策划、平面设计等等。如果单从专业课程设置上来看,会让人感觉本科院校的动画专业课程很丰富,但事实是国内部分院校动画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国内部分院校的动画学生虽然什么都学但是什么都不精通,结果大量动画学生还没有学到本专业的真本事就被推向社会,部分动画毕业生甚至无法独立完成个人动画短片作品,这样的毕业生当然是很难胜任现代动画片的商业创作工作流程的。
从动画商业创作需要来看,美术基础好的动画学生的后期发展实力和就业转型能力更强。动画公司当然希望动画专业学生刚毕业就能拥有足够“来之能战”的高端软件应用技能,但在国内目前动画专业教育“产学研”校企合作实训不足的现实下,动画专业公司往往必须要对中国动画专业毕业生进行生产实践再培训。动画公司培养行业精英必须要考虑时间成本,而任何复杂的动画软件操作技术都是可以在短期内进行专项培养训练而得到迅速提高,但是一个人的艺术素质水平和修养却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
2. 艺术院校动画专业青年教师普遍是“技术大师”
现代动画专业是一种最需要结合艺术和电脑技术的多媒体学科,但是国内传统艺术院校训练出来的部分优秀美术人才往往由于艺术偏见而不愿从事动画事业,多种复杂原因导致了目前国内动画教育圈里大量充斥着许多所谓的“技术大师”。 动画教育圈里所谓的“技术大师”在传统艺术训练和修养方面的普遍特征是“半路出家”,甚至基本上谈不上具备多少完整而系统的美术训练基础,对此现象如果要用体育比赛来比喻,这如同一个先天的残废人员利用了后天的技术装备在竞争中取代了优秀的运动员。
就目前国内动画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目前的动画专业教育很容易培养出“技术大师”,这是由于大量的动画专业学生普遍重视学习电脑动画软件的操作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艺术素质培养。动画艺术教育圈里有一句笑话:“‘技术大师’最多只能成为老师,而不会成为真正的大师。
”
对于中国动画人才培养问题而言,动画教育容易培养出“技术大师”其实倒是次要问题,而问题的真正关键是:由于“技术大师”们在研究现代动画软件的接触时间比较早和全面,因此我们可以观察到“技术大师”们往往在国内动画片创作和专业院校动画专业课程教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样的情况如果长期存在,这也许将在根本上不利于国家整个动画文化的人才培养和积累,进而也更谈不上提高国产动画艺术创作水平。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动画教育完全不需要技术性教师,但是那些以高端技术见长的人才应该更多去从事专项动画技术的研究和纯粹的技术培训工作,比如参加国内有名的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毕竟国内的高校动画专业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属于艺术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要让一个学校的动画艺术专业积极向上地进入良性循环,那么学校的动画学科带头人必然是综合艺术水平优秀的艺术家,如果舍本逐末让“技术大师们”在高校动画教育上成为教学主体,那么这无异于为了提高学校的动画技术水平而“饮鸠止渴”,如此该高校的动画艺术研究将长期停留在与社会专项电脑技术培训班相提并论的水平,更加谈不上整个学校动画专业具备同行业先进艺术水平竞争力。
动画艺术发展成熟是需要成长空间和时间的,优秀的动画片和专业人才也是需要真正的艺术土壤来培养。高校动画艺术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艺术能力和水平,那么其自身既无法成为动画创作核心人物,更无法培养别人成为这样的动画艺术人才。中国的动画文化发展也许只有真正地尊重艺术规律和以艺术理念来指导创作,那么中国才会产生像宫奇俊那样真正的动画艺术大师。
3.动画专业院校迫切需要提高青年教师的艺术素质问题
根据统计材料显示,中国在2000年之前,北京电影学院还是国内仅有的培养本科层次动画人才的教育机构,而在2004年以前,在我国具有动画专业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还不到10人。数据证明我国目前大量院校的动画专业师资力量基本是在这十几年内仓促培养或由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再加上艺术院校这几年的连续性扩大招生造成硕士生培养水平下降等因素,由此可知全国专业艺术院校目前部分在岗青年动画艺术教师的专业艺术水平确实有待提高。
从很多具体事例上可以证明中国需要建立动画教师的学术和艺术水平认证体系。在国内动画的学术圈内,应该多提倡青年教师积极争取获得自身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荣誉认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青年动画教师的获奖履历里有这样的描述:“某某教师指导学生获得某级别的动画比赛荣誉”,如此借助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作法往往只会令学生和同行所不屑。
我们常说动画就是“动着的画”,这行业里面本来就存在一个前提是要先有画的质量和水平。由于动画创作非常依赖于创作者的美术修养水平,因此专业院校有必要加强和提高动画教师的传统艺术素质。我国在社会动画从业人员方面有一个比较松散的动画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但是在专业院校动画教育教师业务考核方面,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专业性较强的艺术水平测试,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中国动画专业师资里存在着许多艺术水平不足的教师。艺术水平不足的动画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只会空谈动画理论或者软件技术操作步骤,但是在学生面前往往羞于出手进行绘画演示,这样的教师在被迫参加教师集体美术作品展览时,其幼稚的绘画作品往往会令观展学生和同行哑然失笑。
国家的动画高等教育是分类型的,职业教育也许才将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和技术培训,但不管什么样的动画教育都需要最为关键的“产学研”校企实训过程。艺术水平不足的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集体动画创作时难以起到最核心的艺术指导和中坚作用,而如果国家整体动画教学师资艺术水平落后的现状长期存在,那么对于中国动画人才培养积累而言是非常负面的。
4.动画体制改革需要多从源头上来分析
高校首先需要制定自身师资的严格考核和培训计划,使动画专业教师自身均能具备过硬艺术素质水平,然后才谈得上运用高效教学理论指导不断培养出符合现代动画创作能力标准的优秀人才。
作者简介:夏军(1972.3),男,汉族,籍贯:广西南宁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动画学院教师,中级职称,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学位,动画艺术语言专业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