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中的一专多能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吴新宇
[导读]
        吴新宇
        江苏省怀仁中学  江苏  无锡 214196
        摘 要: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老师的一专多能是音乐教学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必备的技能。文章通过探讨高校音乐师范院校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通过完善音乐师范老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在该课题研究中,笔者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目前高校音乐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影响音乐学生一专多能培养的问题;第二部分,针对存在的现状,探讨音乐师范院校一专多能的培养策略,通过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改善传统的教学方        法,深入探析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策略;第三部分,针对一专多能的培养策略,探讨一专多能对音乐教育的影响及价值。一专多能作为音乐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方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也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该选题所探讨的内容,是现如今音乐师范院校对即将从事音乐教育学生的培养目标,只有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才能更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在今后的音乐教育中,不仅能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还能改善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出许多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只有具备一专多能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21世纪音乐新型教师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一专多能;培养模式

 
        音乐师范院校“一专多能”的现状
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人才的输送,主要来源于各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因为高等师范音乐学院中有专门针对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音乐        教育专业,但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又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从根本上影响音乐教育的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因此,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现目前高等师范音乐学院?“一专多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培养建议。
        1.1课程定位不明确
        在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教学中,课程定位是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学生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方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声乐、钢琴、音乐理论知识等,都是必备的音乐技能,而现目前众多的高等师范院校中,对教学课程的定位不是特别明确,如许多高校在师范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音乐技能的培训,忽视学生音乐理论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等科目的教学,因此,在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音乐教学中,课程的定位是比较模糊,所设置的教学课程,没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因此,导致许多音乐教育学生只具备专业技能,缺乏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著名学者王玮2014年发表在《北方音乐》上的文章论文《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模式研究》,文章详细的探讨“一专多能”对音乐教育的实用性,作者结合21世纪中小学音乐教育对音乐老师的标准和要求,提出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        。作者提出:“一专多能”的音乐老师,除了具备的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目的进行因材施教。作者针对相关问题,提出“音乐师范院校的课程定位不清晰,导致音乐教育的方向出现偏差,从而使音乐教育专业在声乐、钢琴、音乐教育理论等科目的设置及定位较模糊”,从根本上大幅度的降低学生“一专多能”的能力。因此,在音乐教育中,一专多能的培养,要找准课程的定位。?“一专多用”的培养模式是音乐师范院校高度重        视模式,这种模式符合国家对音乐从教人员的培养的要求,也是每个从事音乐教育的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1.2课程结构失衡
在高等师范音乐学院中,各个高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相关的课程安排,但是许多高校在课程安排中,各专业之间课程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课程结构失衡。

声乐、钢琴、音乐理论、合唱指挥、舞蹈编排等都是一个老        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但是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是以声乐和钢琴的训练为主,对一些音乐理论课程,并没有太多的课程安排,比如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编舞及合唱指挥课程,一个星期一次,有些学校甚至没有针对这两门课程的专业教学,从而导致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缺乏舞蹈和合唱指挥的能力,这不仅使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还使高校课程的设置失去平衡。高等师范音乐学院在课程安排中,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进行合理的设置,要保证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平衡自身专业能力,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以一专多能为培养目的,成为专业性和理论性更强的一专多能人才。
课程安排是构成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课程结构的设置,要根据高校的教学目标,以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为首要目标,使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都能成为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
 
,许多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都在大力的开展钢琴即兴伴奏课程,通过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但是,在钢琴即兴伴奏        培养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知识。
但对器乐的学生来说,如果只具备简单的钢琴演奏基础,在钢琴即兴伴奏学习中,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难题,有些学生甚至跟不上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的进度。因此,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小班教学,把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区分教学。在开设小班教学之前,可以将学生分为专业组,专业组就是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把钢琴教育设为主修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术后,并根据相应的程度提高即兴伴奏的难度。这也是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培养钢琴教学技能,使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提升。
2.3注重实习环节,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专多能素质培养中,实践教学是一专多能培养的重要环节,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教学能力。绝大部分的高等师范音乐学院中,学生的实习环节基本都是安排在大四,通过学生进入中小学学校进行实习,接触正轨的教学,通过课程实践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课堂实践,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把大学所学习的音乐理论知识逐渐转化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在一次次的音乐教学实践中,积累相关的音乐教学经验。
首先,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一方面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这是成为老师必备的一项证件;另一        方面能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应对课堂教学的突发事件。比如;在音乐课堂中,往往会有调皮捣蛋的学生扰乱课堂秩序,遇到这种情况,新老师往往都会举手无措。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类学生通过捣乱课堂秩序,更多是想引起他人的关注,倘若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一定不要直接辱骂或者体罚,但是可以变相的“惩罚”,比如,让他到讲台唱一首歌曲,或者表演一个才艺,让他知道老师其实很关注他,然后在稍作引导,告知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其次,高等师范院校学生除了要具备钢琴基弹奏技能,在实习中还要利用课外时间辅修长笛,因为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长笛的运用比较广泛,在音乐欣赏课中,老师要利用长笛吹奏一些国外的音乐作品,比如比较熟悉的《多年以前》、《欢乐颂》等歌曲,通过长笛的吹奏,让学生直接感受西洋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和音乐审美能力。
        最后,合唱指挥课程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最重要实践课程,在合唱课教学中,老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指挥手势,还要通过合唱排练,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感受合唱艺术的氛围。比如中小学经常会举办许多的艺术节,一般都是以齐唱的形式为主,老师在合唱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节拍,还要学会看指挥的手势,通过指挥与合唱配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集体协作能力。
在实习中,指导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老师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课本知识的梳理,而是以课本知识为基础,根据所教授的教学内容,把课本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同时,也要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脱离音乐教材,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增加课堂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引导式教学,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营造出欢乐的课堂气氛。高校各院系要针对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的教育实践进行考核。
 总之,在音乐教育中,教学实践能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也是对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最好的诠释,只有严格把控实习环节,把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在实践教学中,找到与自身相契合的教学风格与方法,这也是音乐教育一专多能人才培养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