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佳
贵州师范大学贵安附属小学 550025
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小抓起,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程度日益凸显。本文以“流动书吧”为切入点,从丰富学生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质量、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三个方面,以主抓读书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散发性,并且对“流动书吧”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流动书吧;小学;语文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可用素材有限,因此很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导致阅读教学“徒有其表”,并未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而“流动书吧”的应用恰好弥补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这一缺陷,更具灵活性、创新性、针对性,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一、丰富学生阅读资源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只能够,教师可用教学资源十分有限,除教材内容之外,只有一些相关课外资料,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并且还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如此,阅读教学资源的匮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降低学生语文素养,影响学生后续语文学科的学习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
“流动书吧”的建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资源,并且还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素材,学生有着更宽、更广的选择空间,能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感兴趣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加快乐地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管理“流动书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保护数据资源。“流动书吧”最大的特点便在于流动性,除书籍“流动”之外,教师还应该对“流动书吧”进行定期更新,实现内容上的“流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当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充分体现人性化教学理念,以此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
关于“流动书吧”书籍资源的获取,主要渠道分为两个方面:①学校提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图书馆进行书籍资源的选取,保证所选书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还带有一定的阅读价值;②学生提供。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通过“流动书吧”分享给他人。当然,这一要求并非硬性,自愿提供书籍的学生可以加入到“流动书吧”管理行列当中,以此避免书籍丢失的情况发生。
“流动书吧”的存在除能够满足学生课余阅读需求之外,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素材。以小学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为例,为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所述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课后预复习的过程中了解与三国历史相关的内容,对草船借箭的发生背景、诸葛亮的生平事迹进行深入了解,丰富语文知识,内化课文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流动书吧”的建设与应用,使用管理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流动书吧”的书籍资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质量,书籍的选择应该具有开放性,从而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流动书吧”的管理难免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也很可能由于书籍资源选择不当,无法激发学生学生阅读兴趣。因此,“流动书吧”的管理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班级事务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流动书吧”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扩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在“书吧”当中增加一些科普性书籍,加深学生对某方面知识的了解。
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更要从小抓起,孩子们对于读书的兴趣能够带动着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各类书籍阅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丰富存储。当“流动书吧”流动到每个班级时(如图1所示),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放在流动书吧上与其他的学生们进行交换阅读,种类越来越丰富,数量也随之增长。如此一来,学生们的课余时间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童话、故事、科普还是历史都能够带动着学生们的阅读思维,大家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获得更多的感悟。
图1流动书吧
阅读完一本书籍,学生们井然有序的将书籍摆放回流动书吧中,这恰好体现了学生们对于书籍的喜爱和珍视,从此良好的读书品质就慢慢形成,流动书吧就如同校园的一大特色,为学生们枯燥的课余时间增加了更加丰富的结构,也下意识的培育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相信在这样的读书氛围中,学生们会促成自身良好的读书习惯。好的书籍带给学生们好的心灵感悟,更能提高学生们在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
例如,以五年级上册《白鹭》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翻阅一些与鸟类相关的科普书籍,加深学生对不同鸟类的认识,了解不同鸟类身上所具有的独特品质。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关于鸟的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所了解的关于鸟的知识,并通过彼此的交流和讨论,加深学生对鸟类的认识,挖掘鸟类身上的独有品质,以此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相较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流动书吧”有着一定的创新性、灵活性、开放性,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素材。为提高“流动书吧”的应用效果,教师可以在形式上对“流动书吧”进行二次创新。例如,对“流动书吧”进行分解,由图书管理人员分开携带,从而保证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同时,避免发生书籍丢失、损坏等问题。通过这一方式,书籍管理人员能够更加了解阅读资源,学生可以听取书籍管理人员的建议选择书籍,保证阅读效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除此之外,“流动书吧”的建立还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文字敏感度。课余或自习期间,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进行分组阅读,大家集思广益,能够从多角度理解书籍内容,体悟作者思想,通过彼此的交流与讨论加强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这种带有创新性的阅读模式,能够将有限的书籍资源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有助于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来看,“流动书吧”还是一种并未得到全面普及的阅读教学模式,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流动书吧”的作用,还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学段、各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效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已经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流动书吧”的设置,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丰富阅读资源的同时,还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耿晶. 发挥语文阅读综合教学作用,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J]. 课外语文, 2018, 000(002):7,5.
[2]邵明丽. 寻规律研策略促高效——谈谈我对小学语文素养课堂的认识与探索[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00(008):115.
[3]张瑞雪. 加强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J]. 中华少年, 2019(9).
[4]方海燕. 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促进作用分析[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