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抽象变具体--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的巧妙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郑豫翔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广,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到高中教学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本身地理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乏味的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图表和图片
        郑豫翔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 江西 抚州  344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广,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到高中教学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本身地理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乏味的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图表和图片,使学生们接收到更加直观形象的地理知识,学习难度降低,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的巧妙运用。希望可以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巧妙运用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可以促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学习效率更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在应用期间,有简单高效,形象好记的特点,高中地理本身含有较大的信息量,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1]。
1.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指在教学期间,教师通过研究课本分析教学内容,据此为学生构建一个教学相关的知识内容框架,再逐一向框架内融入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由知识点组成的图形或表格,从而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深入详细的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可帮助学生深刻记住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理解和分析知识时具有一定的逻辑规律,更好地认识重难点知识。
2.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2.1降低高中学习地理的难度
        高中地理涵盖了广泛的基础知识和内容,有十分复杂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充分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记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并学习好高中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期间融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所要学习和掌握的重点知识,以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所有的知识点,明确学生内容和目标。通过构建结构框架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逻辑归纳和分析能力,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识,学习印象深刻,记忆深刻。这样一来,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学习难度更低[2]。
2.2提升学生的课后复习效率
        在学习高中地理期间,需要学生背诵和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但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进行死记硬背,难以深刻记住大量的背诵内容和要求,所以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知识点的复习和背诵。课后自行背诵时,因为知识点较多且十分复杂,导致学生的背诵效率较低。通过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进行课后背诵时,学生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学习和巩固知识点,有效整合学过的旧知识和新知识,时学习在复习期间可以系统 归纳所学习的知识;此外,通过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复习期间抓住学习的重难点,提升学生的课后复习效率,缩减多余的内容,增加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因此,从综合情况来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使课堂的学习难度降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构建出框架,方便学习课后复习,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3]。
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提升教学效率
        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期间,要求教师以思维导图为依据,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设置问题,在课堂教学期间,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根据问题有效部署和分类脉络图,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相关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从而提升在高中地理上的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自助提问,在学生的提问偏离知识结构时,需要教师依据脉络图引导学生归纳相关知识,纠正提问方向,并在提问结束后补充并解答学生的相关问题,从而使学生可以有效探究相关的高中地理知识,最终有效提升教学效果[4]。


        以高中地理中图版为例,在教学期间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单元模块,从而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二次加工,构建思维导图模式,便于学生提取相关知识点并进行学习记忆。这种教学模式是对课本知识的迁移,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更加轻松。例如在学习德国鲁尔区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时,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矿产资源分布模式,重点探究各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然后利用思维导图系统的归纳和学习相关知识,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3.2课后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巩固学习内容
        在学生进行课后预习期间,教师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出基本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并在课堂教学期间重点讲解和分析这些知识。对于无需详细进行讲解和分析的内容,可以为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即可,组内学习探讨以后再与教师分享得出的答案,由教师进行纠正指导,这一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外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增加学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5]。
4.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4.1调整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如果直接应用思维导图难度教大,其中的关键在将抽象的思维整合成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实际实施期间,需要教师从整体上了解高中的地理知识,熟练掌握其中的关联。此外,还要求教师认识到目前地理课堂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通过思维导图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都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加以注意。分析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利用思维导图的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让学生记忆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在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时,学生因为认识不足,导致学习时记忆困难,思维导图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思维导图可以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改变了学生对地理的认识。
4.2合理使用图片,简化教学过程
        图片是思维导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文字性相比,图片所传达的信息更多,同时图片还使教学的表达形式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在其中体验到不同的表达形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图片展示的方式缓解了他们对文字的理解压力,图片和文字切换展示,还有助于帮助学习记忆。所以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在教学期间可以合理运用图片,对教学过程进行简化。在选择图片时,需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教学时注意图片和文字的比例合适。两种模式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比例也有所不同,教师注意权衡,不要过于极端,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4.3根据学生需求,构建具有特色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虽然对目前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抽象,和学生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教学期间,要求教师构建针对性的思维导图,以便使学生不同的需求都得以满足。在使用思维导图期间,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学习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模式。在学习的不同时期,学生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教师予以满足。
5.小结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目前在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应用思维导图,以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落实了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随着其不断的优化发展,未来可以更加显著的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促进实际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卫星.探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20,(33):274.
[2]杜静.浅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7):57.
[3]熊文辉.关于思维导图助力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0):5.
[4]余河然.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7):65.
[5]牛蓉芳.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20,(10):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