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赵齐新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并且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读图能力较差,不仅无法促进教学改革,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
        赵齐新
        贵州省福泉市第二中学           55059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并且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读图能力较差,不仅无法促进教学改革,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
        引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将该技能直接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可以加强地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但是现阶段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且未掌握有效的培养方法,从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为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该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改善此种教学现状。
        一、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能力不够
        现阶段,学生的读图能力较差,该问题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首先,学生在初中阶段初次接触地理学科,缺少知识的积累,并且现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使用电子地图,从而导致学生对地图了解较少。其次,地图中的信息较为复杂,它是多种地理信息的高度整合,学生不仅要从地图中了解交通路线,还需要了解板块及地形等信息,但是学生受自身思维的限制,往往只能从地图中获取部分简单的信息,导致他们不仅无法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也无法提高自身的读图能力[1]。
        (二)学生缺少读图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对学习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时缺少读图兴趣,从而导致他们的读图能力较差。首先,地图较为复杂,并且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感觉读图难度较大,从而降低了他们的读图兴趣,甚至还会导致他们出现对地理学科的抵抗情绪。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的内容较为单一,仅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此类知识较为枯燥并且无法激发学生的读图动力,从而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虽然现阶段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但是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从而导致学生的读图能力较差。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然仅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理解所有知识,只能在课后进行记忆,但是学生仅靠背诵无法掌握所有地图知识,不仅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也降低了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仅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授课,并且初中地理科目的课时较少,因此教师通常在有限的课堂内粗略讲解大量的地图知识,既浪费了课堂时间,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读图环境
        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环境因素。现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地图的机会较少,仅能在地理课堂中练习自己的读图能力,但是课堂时间较少,导致学生的读图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读图环境,增加学生应用、接触地图的机会。例如,《地球和地球仪》是初中地理课本中的第一个章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放置几个地球仪,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读图环境,并要求他们在课上或课下时间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翻转地球仪,从而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3]。
        (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学生在学习读图时,部分复杂的知识仅靠教师的讲解或自身的记忆仍然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该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图纸有关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地形图的判读》这一章节时,学生仅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无法准确判断某处的海拔或山峰、山谷等位置,为解决此问题,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学生可以在模拟地形中顺利找到山谷等位置,并可以与地形图相对应,从而可以更好的理解地形图有关知识。又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这一章节时,课本中包含了我国的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该部分的地图知识既需要学生理解,也需要学生进行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临摹,有利于学生记忆与理解。
        (三)重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中含有大量的信息资源,此类内容可以丰富地理课堂,并且多为动态内容,因此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兴趣,教师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利用。教师既可以在课前收集有关的图像素材,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查找信息资源。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与该地区有关的视频以及三维图片,既可以吸引学生,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更加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形以及景观。又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观看《天气预报》,学生通过三维动画可以更好的理解与气候有关的地图知识[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增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但是现阶段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过程存在较多问题,不仅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无法促进学生的进步。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改善此种教学现状,例如创设读图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重视利用信息资源等措施均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够促进地理学科教学模式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永军. 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21):189.
[2]石荣彪. 基于核心素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 2020, 000(007):199-200.
[3]陈姗.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J]. 明日, 2019, 000(008):0169-0169.
[4]梁敏. 以读图能力培养为例,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速读(中旬), 2019, 000(008):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