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书画教育资源,做好书画校本课程研发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20期   作者:沈维维
[导读] 书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书画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
        沈维维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福建 厦门,361001

        【摘要】:书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书画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那么,如何有效的挖掘书画教育资源,做好书画校本课程研发成为了当前学校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分整书画教育资源的方法,针对书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面临的课程开发氛围不浓厚、老师专业素质待提高、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总结出解决书画校本课程研发困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书画教育;资源;校本课程
        中国的书画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无限创造力。书画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书画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提升他们的人格、气质、情怀等内在品质。书画将笔墨的表意功能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审美艺术。
        千年的中国书画艺术是当下如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建设,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学生对书画艺术的兴趣爱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搭建起由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书画教育平台,让优质资源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为校本课程服务,推动书画艺术的传播,挖掘学校书画人才,是文化传承建设新形势下需要着力思考的教育课题。本文将围绕书画教育资源,重点分析书画校本课程开发,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书画教育资源整合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场所,老师的能力水平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学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单纯靠校内个别书画老师,已无法完全保质保量地去完成高质量的书画课堂任务,我认为应综合考虑校内和校外,充分整合所有优质资源,全面服务于课堂教学。除了校内的专任老师外,还可以请热心于书画教育的相关专业协会的书画家、专业美院的教授走进校园。他们往往已经积累了多年的高水平的书画专业技能及丰富的书画学习心得、参展经验等,均可以很好地与学生们分享,并让学生们受益终身,事半功倍。
        除了整合校外书画专业人士进校园,传播有益经验外,互联网更是一个需要充分挖掘和使用的宝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许多方面取代了传统的表达方式,但另一方面,书画也明显地演变成一门专门的艺术,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传递各种书画材料,供人们观察和学习。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课本和纸质作品为基础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利用网络播放图片和音频,全面讲解书画艺术的历史,更直观地展示不同风格书画的艺术品位,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如《兰亭序》、《祭侄手稿》、《寒食帖》、《千里江山图》等名家书画,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呈现给学生。如何让千年的书画生动起来,如何以一种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具画面感的形式去呈现,利用因特网便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书画教学是离不开老师一对一的临摹示范的,当老师自身临摹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传播名家示范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此外,现在网络高度发达,QQ、微信、、钉钉等通讯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师生可以随时随地交流和指导,实现移动学习和远程教学。这些都为当代书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因素和条件。
        二、书画课程开发面临的困境
         (一)书画校本课程开发氛围不浓厚
        1、思想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书画艺术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传承认识不足。潜意识中总认为美术课上开设些书画课就已经足以满足学生的书画学习需要了,没有必要再投入大量的精力、人力和资金去系统开发书画校本课程。
        2、一些老师没有书画教育的意识。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期,一些老师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校本研究,学生只要能写点字、画点画就可以了,反正也培养不出什么像样的书画人才,投入过多的精力只能是徒劳的,不少老师一直都或多或少地报有这种消极的观点。
        3、部分家长忽视书画的重要性。许多家长认为在现代社会中,都广泛地使用计算机了,他们的孩子没有必要专门去学习书画。另外,平时学生作业繁重,没有空余的时间,也是导致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花时间去学习书画的原因。
         (二)老师书画专业素质待提高
        1、老师书画素养不足。老师书画专业素养不足是书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最大的困境,许多老师虽然已经在教育岗位上耕耘了多年,但他们的书画水平还达不到示范和指导学生书画教育的要求。
        2、老师书画教学方法欠缺。老师在书画教学指导的过程中缺乏经验和方法,对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不能及时指出,不能展开正确的指导。
         (三)老师的书画课程开发能力不足
        1、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只是组织知识的一种方式,只是在教材中以差异化的形式呈现知识。一些老师认为课程开发是学校的事,是专家的工作,他们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和再现教材中的知识和能力,并以掌握程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这也使学生误以为在学校接受教育只是学习教材中具体的知识内容和书画能力即可,缺乏了自觉学习的高度与深度。
        2.、一些老师缺乏创新精神,教育视野狭窄,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虽然这些老师也热衷于开设书画校本课程,但他们往往只是一直停留在最最基础的技法教学上,学生的书画美学水平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虽然学校有比以前更加重视书画教学,但关注程度仍然有限,这也导致相关老师缺乏创新动力。同时,目前没有专门的书画老师,也是在课程实施中的严重短板,学校师资的缺乏,造成了书画教学水平长期较低,尤其是书画的文化功能很难得到有效挖掘,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书画校本课程研发的突破和对策
         (一)思想上形成合力
        1、加强学习,形成共识
        针对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应加强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相应文件,体悟文件精神与内涵,多走访相关书画校本课程开发先进校,听取他们对书画课程开发的认识和体会,了解他们的书画环境布局、书画文化创作和书画成果展示,通过一系列专项活动的开展,让大家对书画校本课程开发在思想与认识上逐步走向统一。认识到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老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学校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大宣传,家校合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建设和课程开发也需要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学校可通过创办家教学校、编辑出版书画教育期刊、召开书画讲座等方式,向家长和社区广泛宣传学校的书画特色建设、品牌方向、目标和阶段性进展,并组织青少年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街道做文化服务,使社会和家长认识到特色办学的重要性和对学生人生成长的益处,在他们的支持下,家校合作,推动学校书画校本课程的充分开发。
        3、行动研究,形成氛围
        学校领导和老师、家长的思想得到了统一,大家就能够充分地融入到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围绕“什么是校本课程”“书画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学校请专家,组“沙龙”,开讲座,搞活动等……领导、老师、家长各显神通,共同为课程开发尽心尽力,添砖加瓦。

只要校园书画文化氛围浓厚了,校本教材在使用中越来越完善,并逐步多样化,自然书画校本课程的设置也会越来越丰富,同时,也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激励老师专业成长
        1、进阶式提升老师书画水平
        为了能有效提升老师的书画专业水平,学校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调动老师专业提升的积极性。如学校可要求专业老师每天练习一页毛笔书画,每月做一次评价。定期组织老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技能比赛,鼓励老师参加书画展览等。有具体目标,有展示成果,这样在整个提升的过程中,老师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收获成功的喜悦,自然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校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
        2、走出去请进来
        为提高老师的教学指导能力,学校应积极在专业上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走出去”是指带领老师们走出校门,向其他兄弟学校的专业老师学习,向省内外优秀的老师学习。老师可以通过开阔眼界和学习借鉴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请进来”就是让专家和名师走进校园,亲自指导示范,帮助老师快速成长,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内部研讨、外部展示
        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基础上,要经常性地开展校本课堂教学研究,探讨教法,总结经验,并且积极组织优秀的老师参加省市书画课堂教学比赛、省市书画论文评比、省市甚至全国的书画展览等。
         (三)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
        书画教育不仅仅只是课堂上的写写、画画的技能教学,更是师生生活中流淌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发展中的学生,在书画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师生生命的延伸也应成为校本课程的延伸。书画校本课的主体地位由课堂拓展到课外,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丰富的课程资源必然会为书画校本课程的文化认知打开另一扇窗。
        1、在文化环境中浸润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生活的审美实现,学校要积极挖掘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集中力量营造浓郁的书画氛围,努力在校园文化景区的设计、命名、布局等方面体现教育性和艺术性,使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成有形的、看得见的文化。我们的校园应该要像一个用心经营的书画艺术馆,校园里有“艺术柱”、“艺术墙”,柱子上、墙上有历朝历代的名家名作,有同学们平时创作的各类优秀书画艺术作品;校园里有 “小兰亭”,可根据“兰亭叙事”的意境而建,有山、有水、有亭、有情、有景、有书、有画、有无穷的魅力,师生们闲暇时可来“小兰亭”交流书画艺术,正所谓“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定美不胜收;我们也可以有“孔子林”,有“东坡园”,园内典雅别致,移步异景,书画交融,师生作品相得益彰,若有这样人文环境、有这样的人文追求,何以担心学生不用心,老师没动力呢,在这种浓烈的氛围内,书画教育俨然会变成师生们的一种价值追求。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
        丰富多彩的书画活动可以为师生搭建一个共同成长的平台。例如可每年利用校园艺术节的时期举办一次“墨香校园”活动,邀请著名书画家到校开展书画讲座,举行笔会交流,拓展师生的艺术视野;每年举办一次书画夏令营,师生走进展厅和书画家工作室,丰富书画学习生活;每次结合相应主题提升书画社团创作水平,让他们把最满意的书画作品在学校公众号上展示,并颁发收藏证书;临近春节期间,可组织写春联及书画义卖活动,模拟书画拍卖市场,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为广大的市民服务,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及学生创作的获得感。
         (四)构建多层次校本课程参与模式
        1、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
        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围绕“什么是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利用和整合校本资源”、“如何服务社区”等各项课题,聘请专家对老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同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升老师校本教研水平。另外,要提升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提升阅读水平,提高阅读钻研能力,是少不了的,阅读可从必读到习惯;从泛读到精读;从指定书目到自由选择阅读,促进老师的专业沉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通过阅读让老师认识到课程不仅是物质化的教材,不仅是教材的机械化运用,更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生成、课程资源的丰富和课程类型的多样化。
        2、为全体老师定制书画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学校可在开展“学生书画社团”的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成立“书画教育研究工作室”,带领工作室积极开展书画教学与科研,加强书画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做好师资培训、学生培训、示范辐射等工作,使工作室成为书画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平台,拓展多层次的校本课程参与模式。“书画教育研究工作室”要把握课程开发的框架和方向,制定具体的课程开发计划,动态丰富课程内容。
        要打造完善的书画校本课程,要求老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资源开发能力。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阶段,书画艺术对其塑造性情、完善人格、视野开拓,有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开设好书画校本课程,用好优质资源,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到专业的书画教育,为学校、为社会挖掘和培养优秀的书画人才。
         结论
        书画作为中国千年传承的国粹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综上所述,只要能充分整合好学校内外的书画人才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社区文化综合资源,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并与省内外书画特色校建立长期的交流学习关系,必然将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教学活力,提高办学品位,提高学生素养。
        书画教育涉及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书画技能的学习与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内在心灵的锤炼与培育、校园文化的创作与渲染,因此,从文化的角度看,书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远远超越了书画本身,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基石和核心素养。今后在书画校本课程的实践中,要努力实现从书画教育到书画文化艺术的跨越,实现“在书画文化殿堂中成长”的校本课程实施路径。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基于社区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研发的实践研究》(2019XB067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庆红.借助社会资源开发书画校本课程的新思考[J].小学语文,2013,000(009):P.38-42.
[2]郭伟红.书院背景下中学书画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张吉芬.高中《书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宁波大学.2015.
[4]贾世明.农村小学书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之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9,000(011):106.
[5]任思雨.小学书画校本课程研究——以武汉市红钢城小学中高年级为例[D].2018.
[6]陈小清,凌国威."乡贤教育"思想下书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J].赢未来,2018,000(002):P.227-227.
[7]刘国栋.探究书画教育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J].基础教育论坛,2019,000(032):P.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