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流湖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进步,当前阶段有更多的新型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了实际教学当中,以此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体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作业设计是重要的部分,以此教师需要合理和有效的设计与布置作业,才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并且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本文基于此,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并提出可行的作业设计策略,以此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一方面可以方便检查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调整自己教学。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可以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和学生并不重视作业,使得作业并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优化作业布置。
一、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 以知识为本位,忽视学生的感受
在教学中作业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对知识加深记忆,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因此,知识性在作业中的体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教育教学提倡“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是作业布置的“本位”,所以,作业布置除了要体现出知识性以外,更主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本身的感受和能力。当作业的布置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外,学生就会对作业产生不适感,甚至会厌恶写作业,畏惧写作业,布置作业的初衷就会被误解。
(二) 教师为主,形式单一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很多时候,教师都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宰,主导着教学的进行,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有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的主导行为会导致作业布置形式单一,而且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是依靠自身的经验或者认识来选择他个人认为是最好的作业,而不去或者很少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
(三) 以考试为目的,违背教育目标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或者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是以最终的考试为目标的,所有的作业都是为了最后在考试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成绩。而且这样的观念还影响了很多家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人们都认为只有取得高分才能有好的竞争力。这样偏差的意识观念体现在作业布置上就是“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学生的负担加重,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策略
(一)科学合理适当的控制作业
1.控制数量
单纯追求作业数量与作业布置设计的真正教育相悖,故而教师要摒弃过往过于在意追求学生成绩的错误理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较有层次地逐渐提升综合语文素养。作业设计要精炼,每一次作业布置要尽可能简洁精炼,让学生不做重复题,切忌拿来主义、题海战术,避免让学生在作业之初就产生厌烦情绪。
2.科学指导
说到“作业”,现在的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照搬照抄,遇到题拿过来就写。有的时候题读一半,一看是以前见过的题型,就开始写,殊不知题已经悄悄地改变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写作业的习惯,通过读题,找出本题中让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要求所求的问题,必须知道题目有哪些条件,我们应该怎样解决?题意弄清楚了再进行解答,减少了做题的失误。
(二)给予学生多感官体验作业设计
1.切身体验式的作业
给予学生多感官体验作业设计是提升写作业情趣的关键。 很多学生学习时不愿意写作业是因为懒惰或不会独立思考问题,被动地接受问题的答案,不能深入理解问题,更无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处于一种“被填鸭”状态,达不到内化吸收。学生就对外界产生依赖,不会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要让学生多读多说,给学生创造一种交流的氛围。让他们在作业时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当有的学生所阐述的不正确时,也不要批评他,而是要找到某一个闪光点表扬他。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逐渐就会养成独立写作业的习惯。
2.创新作业形式
千篇一律的抄写是学生对语文作业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生像机器一样机械地抄写,作业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布置作业的种类要常换常新,充分考虑到学生喜欢完成什么种类的作业。常换常新的语文作业会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之感,如:在布置《寻隐者不遇》这一课的课后作业时,用自己的语言和手中的画笔将这首古诗描绘的画面画出来。将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联系起来,孩子们会乐于完成作业,效果十分明显。
(三)注重语文作业批改
现代社会发展脚步极快,各种社会思潮泛滥,导致了现代的学生自由思想意识极强。在这个前提下,很多学生不珍惜教师批改作业的心血。实际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很多都是在作业批注时体现的,对于学生来说,这种经历只有学生时代才有。
首先是作业批改要准确,要引导学生在作业批改中汲取经验。这是学生在作业方面成长的捷径,其重要性不需多言。批阅作业要精读细研,每一句话都要言之有物,都要意有所指,尽最大努力让学生知道其作业中的缺点是什么,今后改正的方向是什么。
其次是作业批改要及时。小学语文教学正是学生正式接触读写的关键期,要按时批阅作业,确保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理解、掌握正确的写法,这也为今后的作业打下了基础。
最后要与学生通过作业批改增强交流。学生的作业,很多时候承载着学生家长的心理期待,一句诚恳的批注,会增强学生写作业的信心,一句鼓励的话语,会让他们由弱变强。
结论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与调整,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同样也更是可以降低和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完成相应的作业。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也更是可以有效开展,进而教学质量就可以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春光.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教学价值与设计方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9):91-94.
[2]闫利娜.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考[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谷书平. 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学习质量[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