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朱灼
[导读] 经过新课改工作之后,高中语文在考核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做出深层考核,但由于之前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些功利性影响,导致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尚未得到重视,

        朱灼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第四中学  
        摘要:经过新课改工作之后,高中语文在考核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做出深层考核,但由于之前应试教育带来的一些功利性影响,导致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尚未得到重视,学生自身在阅读能力方面的问题及低能特点逐渐暴露,即便是在新课改之后,师生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仍旧存在着应试教育功利性的影子,效果不如人意。为此,本文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1、新课标对高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分析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知识的积累整合、文章内容的感受鉴赏、思考领悟、知识的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新课标提出要全面了解学习方法的多元化,全面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采取适当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在阅读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阅读贯穿高考语文试题的始终,占比较大,是学生在升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通过文章的阅读,也可以全面体会文章中作者人生的精彩,世界的丰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境界。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领悟文章思想内容以及包含的丰富情感,增强自身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要求教师在重视阅读教学的前提下,转变之前原有的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理论灌输模式。
        2、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暴露的不良倾向
        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良倾向:第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功利性。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功利性思想,片面追求分数,语文学习是为了升学考高分,故此,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自主阅读方面并没有产生较大的兴趣,只是单纯地跟随教师的阅读思路进行文章的分析,将阅读作为了一种升学的方式和工具,却忽视了对文章内涵的深入挖掘,导致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第二,教师所用的教学方式仍旧传统。在应试教育功利性思想的影响下,大多老师很难独善其身,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沿用的是教师为主导的理论灌输模式,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文章思路的分析,还是字词句的欣赏等方面,都是以教师作为主导,学生只需要跟随教师的阅读思路,给出相应的答案即可。这种教学方式无形地抹杀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章阅读并非是单纯的为了获取较高的分数,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和作者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层的交流和沟通,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境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且当前的绝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仍旧使用的这种方式。
        3、如何有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3.1自主阅读目标的合理设定
        高中阶段学生与初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理性思维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做事时有着自己的规划,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及自学能力,但因缺乏自主阅读的意识,导致自主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只有在完善的自主阅读机制督促下,方可主动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为此,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阅读基础和能力水平做出权衡考虑,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自主阅读目标,尤其是在课前,学生在完成既定阅读目标时,也会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出发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再为其答疑解惑,引导其自行得出答案,这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进一步升华的过程。比如,在讲解统编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的过程中,其阅读目标就可以分为如下节点:生字的辨识、文章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收集、搜集作者其他文章,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这些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复杂,通过自己阅读都能完成。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启迪、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在课前分类收集整理,作出针对性的解答,给予提出有深度问题的学生一定的表扬,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行为。
        3.2教导学生自主阅读方式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不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考试时,因为缺乏良好的阅读方式而无法有效理解文章内涵及题意,审题不准的情况司空见惯,自然在阅读方面难以取得满意的成绩。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且体系化的自主阅读方式,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收获成就感,并维持自主阅读的热情。而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阅读材料作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使用相应的阅读方式及技巧,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自主阅读方式体系,最终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就会不断得到提高。比如,针对散文文章开展阅读教学,理清文章思路,对于学生精准掌握文章思想、内容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将之作为阅读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对各类散文思路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的“文眼”,找出思路、文眼全后,要求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对文章中的精美文句进行赏析。如此一来,学生不但能够有效完成阅读教学目标,并且也在无形中掌握了散文文章自主阅读的方式,有助于自主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3.3自主阅读平台的建立利用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信心收集、分析、筛选、应用等能力,为其今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这一行为带有强烈的个体性特征,但由于学生自身身心发展限制,发现的学生自主阅读问题,教师仍然需要做出正确而有效的指导。当然,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可以使用互联网技术,组建相应的自主阅读平台,诸如微信、QQ等社交平台,都可以作为师生自主阅读的有效交流平台,以便教师及时回应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讲解《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名家的朗诵视频进行上传,让学生进行模仿朗诵,并将自己朗诵遇到的问题,疑惑的问题在学习平台展示,进行生生及师生的交流讨论,以便学生在主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阅读能力。
        总结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不再局限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需要注重学生自身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文化素质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其中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在考试中有效阅读各类文章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时学生也可以在阅读中自行了解作者的文章写作速度和思想情感,丰富自身的思想世界以及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那么,要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合理的自主阅读目标,传授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技巧,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自主阅读平台,以便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向远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67-69.
        [2]俞顺良.多元设定,提升自主阅读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华夏教师,2016(01):22.
        [3]陈国游.中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探索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