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转化学困生的实践研究探究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李立华
[导读] 学困生问题是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和质量效果。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科偏难、学习缺乏自信心,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动机不强,高中学习目标不明确,
        李立华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第二中学,云南  普洱  654808
        摘要:学困生问题是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和质量效果。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科偏难、学习缺乏自信心,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动机不强,高中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科学性欠缺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准确的把握和分析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方法转化学困生。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的教学形式,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于转化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合作学习;学困生转化;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养成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和锻炼团队意识、强化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等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实施了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课程教学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着转变。为有效的提高化学整体教学的水平,教师需要关注学困生的发展,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对其进行引导和干预,进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1?核心概念的界定
1.1合作学习的界定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的教学形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合作学习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课程教学中的互动性和交流探讨;(2)多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共同进步;(3)合作学习需要基于课程教学的目标进行,并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4)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学生的特点和情况等,科学合理的分配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并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方向、方法等指导;(5)在合作学习中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过程当中均有所提高。
1.2化学学困生的界定
        通常所指的学困生主要包括高能型、偏科型、智商型学困生。本文探讨的化学学困生主要指的是学生的智力发育正常,但是在学习化学的过程当中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学习成绩达不到相应标准的学生。造成化学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这些原因,实施针对性策略进行化学学困生转化和干预。(1)学科方面。高中生普遍认为化学学科偏难,知识点繁多、零碎,实验操作困难,而自身的化学基础比较差,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和知识体系,学习的难度大;(2)家庭与社会方面。缺乏对学困生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责罚、漠视,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甚至出现逆反和厌学心理;(3)学校管理方面。对学困生普遍存在不重视、不理睬的现象,没有为化学学困生创造表达、展示的空间;(4)教学方面。无法准确把握化学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不强,学习过于被动,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实践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2.1?增强化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培养化学核心素养,要求养成良好的化学兴趣。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要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励和指引学生自觉学习、探究和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进而提高自学能力和化学兴趣。例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布置不同层级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的提高,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化学学习和合作讨论交流当中,激发学习主动性;适时的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其及时的解决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障碍和疑惑,以免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不断的丰富和创新教学的形式,将生活中的一些小实验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打造化学虚拟实验室;引导学生成立合作学习兴趣小组,并为学生布置有意义的课外实践讨论、任务、小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2.2?改善化学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教师需要创新和转变教学方法,重视教授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和分享经验的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化学素养,乐于探究和深入学习。例如,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讨论和交流,课后认真复习巩固的良好习惯;对于学习中的难点、难题和疑惑及时的查阅资料,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寻求他人的帮助;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概括和归纳,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提高概括、归纳和知识应用能力。实施知识分层教学,先引导其做一些简单的练习,促使其在合作学习中做一些简单的任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步步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学习方法、应试能力。
2.3?加强化学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体会学习乐趣,提升化学素养。例如,教师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促使正确的看待化学,降低学困生心理上对化学的抵触和害怕等心理;日常多鼓励、引导化学学困生,少一些批评、指责和漠视;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其解决难题;要能够为学困生的学习创造机会和空间,帮助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步的完成学习计划,一步步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
2.4?提高化学学困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创新和转变教学理念,明确高中化学教学要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转变学困生“单打独斗”的学习现状,提高学困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强化学习效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个人成就感。例如,鼓励、支持、引导学困生积极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的承担任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困生在面对学习中的难点和疑惑的时候,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提问学困生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使学困生融入课堂、融入小组,引导其积极的参与交流、讨论、自评、互评等环节,克服害怕交流和沟通的心理。
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将合作学习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当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学困生的自我表现提供机会,促使其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在与他人分享经验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白秀娟.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做法[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04).
[2]宋瑞霞.关于高中“学困生”转化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4(02):207+237.
[3]薛敏.高中学困生转化策略浅[J].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0):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