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蒙天明1 李春梅2
[导读] 能力和道德素养是同样重要的,二者需要在教学当中同步推进,如果一个人只有能力上的卓越,在道德品质上却是败坏的,那么他的能力只能对他起到负面的影响。德育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

        蒙天明1  李春梅2
        1.重庆市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 2.重庆市长寿区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能力和道德素养是同样重要的,二者需要在教学当中同步推进,如果一个人只有能力上的卓越,在道德品质上却是败坏的,那么他的能力只能对他起到负面的影响。德育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德育会对学生的思想起到重要引导作用,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基于此,本文章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策略
引言
        新课标对立德树人做出了新的要求,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因此,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坚持将学科特点和育人完美结合。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蕴含很多德育的元素,等待着教师的挖掘和在课堂上的渗透。
一、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小学生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当前的新课改教学理念提出,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数学核心素养则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等,其中有很多数学核心素养都与德育教育内容相一致,因此,小学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能够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情感价值观,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还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效促进了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立德树人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无论如何改革,德育教育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也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数学本身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应观察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品德,如是否明辨是非、是否会思辨分析等。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结合生活案例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本身没有过多的德育案例,所以在小学数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绝大多数都是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引申和拓展。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上数学课通常都是直接切入正题,即便是有课堂导入,也很少和德育内容相关。小学数学应用题很多都是关于树木、纸张、桌椅的,老师可以从中衍生出环保的话题,在互联网上查找一些森林伐木、造纸、造桌椅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每年应用在这些方面的树木有多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物品做到不浪费,提高节约能源、资源的意识。另外小学数学当中还有一些关于买东西的习题,老师在讲解这些习题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片段,营造生活情境。

比如提问学生:如果去商店买一瓶水,水是两元一瓶,原本应该找钱八元,但是老板把你的十元当作了五十元,多找了四十元,这时候应该怎么办?让学生根据这一生活情境,展开具体的讨论,畅所欲言。这个时候可能有些学生会有犹豫,但是老师不要去批评这些学生,而是应该对他们进行引导,比如说说其他学生的做法,并邀请这些同学说出原因,用这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做一个诚实守信、正直可靠的人。
        (二)利用微课布置作业,渗透德育思想
        作业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了提升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布置作业,如把一些数学题目以微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或利用微视频制作一些数学小游戏,让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规则意识。比如,“运算定律”这一节要求学生准确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课程结束后,笔者利用微课准备了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完成,通过生动的画面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学生每完成一步都会闯过一关,最终能走出迷宫。这样,学生不仅认识到了规则的重要性,而且培养了不怕困难、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
        (三)分组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是一门相对难学的科目,不同的学生擅长的方向也不相同,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会事半功倍。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难于理解的问题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分给学生,经过大家研究,最后让小组代表给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体会团队合作的好处,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现在的学校都会开展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这些竞赛最重要的就是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竞赛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队员间的交流分享与默契配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这样的数学竞赛,使学生养成善于沟通、交流、分享、合作的优秀品质,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为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并促使其以后能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小学教师需要结合生活案例开展德育教育,利用微课布置作业,渗透德育思想,分组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此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刘洪俊.浅谈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德育实施的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12-414.
[2]刘洪俊.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40-443.
[3]温福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26-3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