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
重庆市渝北幼儿园
摘 要:幼儿职业启蒙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初始环节。在3-6岁期间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教育,有助于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形成初步的职业认知,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转变,形成“职业自我概念”,对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我国的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相对滞后,因此厘清幼儿职业启蒙教育内涵、准确把握其现状,从政府、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入手,有针对性实施幼儿职业启蒙教育是可行且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职业教育;职业启蒙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初始环节,幼儿职业启蒙教育在近年来也逐渐引起了人们重视,许多幼儿园或学前教育培训机构均开展了相应的职业教育活动。但就整体而言,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幼儿职业启蒙教育与其它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较,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都相对滞后,尚未成体系。为更好地为幼儿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奠定基础,厘清幼儿职业启蒙教育内涵、准确把握其现状,有针对性实施幼儿职业启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内涵
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启蒙教育是指针对儿童开设的旨在发现和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从事某项职业的教育活动。[参考文献:
【1】李秀天,李国兰.儿童职业启蒙教育探析——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当代职业教育.2017(4):86][1]是一种以青少年儿童为实施对象,以他们的成长环境为载体,以培养他们的职业思维能力为目标,以识别职业特征、判断职业类型、习得职业技能、树立职业道德、规划职业道路为基本内容的智力改造。[【2】刘晓,黄卓君.青少年儿童职业启蒙教育:内涵、内容与实施策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33][2]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初步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的教育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持续性和社会性等特征。[【3】张健.时政热点: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不可少.光明网.2018年11月7日][3]
幼儿职业启蒙教育: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论述的梳理,关于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标准界定甚少、表述各一,但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目标等核心要素方面基本一致。幼儿职业启蒙教育实施对象为3-6岁的儿童,主要是帮助他们认识各行各业的职业劳动特点,以逐步建立自己与职业的联系,在他们心中播撒“职业种子”,促进幼儿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即通过职业了解,帮助幼儿建立职业认知和职业意识,最终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转变,形成“职业自我概念”。
二、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遵循了职业发展规律
不知道选择什么专业,毕业后就业困难、频繁跳槽,没有职业理想和目标,感受不到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当今社会大学生们存在的普遍现象。而究其根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启蒙教育造成的。以弗兰克·帕森斯为先驱代表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职业的发展是个体职业自我概念连续不断分化和综合的过程,是不间断的、长期发展的过程。结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舒伯的生涯理论,职业的选择并不是长大就业时的单一事件,而是一个动态连续发展的过程,萌芽于每个自然人的儿童时期。[【4】刘秀艳,白婕.中国3-6岁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5):68][4]在3-6岁期间对孩子进行职业启蒙教育,是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这有助于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形成初步的职业认知,从而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从生理方面来看,3-6岁儿童的生理发育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动作准确性差等特点,在此阶段开展适度的职业训练、简单的工作操作,能够有效引起幼儿的关注,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幼儿身体协调性发展,提高幼儿对自我的认知。[【5】刘秀艳,白婕.中国3-6岁儿童的职业启蒙教育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5):69][5]从心理方面来看,3-6岁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有着极为深厚的探究兴趣,同时他们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从具像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思维发展,各方面能力尤其是社会性有了一定发展,对父母及身边其他人的职业有一定了解,也开始思考“我长大了要做什么”这个问题,在这个阶段进行合理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锻炼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
(三)与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契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对劳动成果的尊重”,[【6】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9月][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儿童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7】教育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10月][7]因此,从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来看,职业启蒙教育与之具有高度的契合度。职业启蒙教育可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补充,也可作为幼儿园教育尤其是社会领域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帮助幼儿在游戏和体验中获得职业认知与社会性发展,从而促进其生命成长。
(三)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作为职业生涯教育的起始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对个体终身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下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要的基础部分。在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做出明确,包括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三大部分,却对于中等以下阶段的职业教育并未涉足。[【8】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2014年6月][8]在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则明确提出了“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9】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019年2月][9]将职业启蒙教育下延至了中小学。尽管目前国家层面仍未将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但从整体上看,在低年龄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必然。
三、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现状
职业启蒙教育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较为成熟。美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出台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对中小学生的职业能力作出了具体要求,并配套了《从学校到就业法案》。英国、德国等国家也十分重视启蒙教育,并已形成了成熟的体系。而日本的职业启蒙已从小学前移到幼儿园,从幼儿教育阶段就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启蒙教育虽然萌芽较早(古代的“六艺”教育),但整体起步却较晚。通过2012年的“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毕业动向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研究”显示,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较落后,存在严重缺失。[【10】肖珊珊,焦亮瑜.中外职业启蒙教育对比.学园.2013(31):17][10]而作为初始环节的幼儿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尚未纳入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科学的、系统的职业启蒙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市场上也有诸多培训机构开展了相应的职业体验服务项目,但由于缺乏整体的“顶层设计”和“体系架构”,很多职业体验活动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偏离了原有的初衷和目标,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教育性。
四、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实施建议
(一)政府层面
一是要加强政策引领,将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纳入国民职业教育体系,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日本的《学习纲要指导》、美国的《从学校到就业法案》、瑞士的《联邦职业和专业教育及培训法》等[【11】肖珊珊,焦亮瑜.中外职业启蒙教育对比.学园.2013(31):17][11],通过行政行为和行政力量为职业启蒙教育保航护驾,提升社会的认同度、参与度和支持度。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转变观念,正视并重视职业启蒙教育,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要合理规划职业启蒙教育的经费,保障职业启蒙教育的顺利实施。三是要加强操作指导,出台相应的实践指导意见或细则,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如英国的《职业指导计划》等,为整个职业教育提供规范化的可操作性的引领。
(二)幼儿园层面
幼儿园是幼儿职业启蒙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整个幼儿职业启蒙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笔者所在幼儿园从2013年起着手了《体验式生活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其中“经济生活”版块的核心经验之一就是“劳动与职业”。综观近几年的课程推进过程,我们遵循了“游戏”是主要形式、“生活经验”是基点这一原则,以集中教学活动为主线、以各类特色活动为补充、以环境创设和家园活动为辅助,针对孩子们日常可接触到的各种职业,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职业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我们利用各类职业绘本、图片、视频、道具等多种方式,融合各个课程涉及的劳动职业开展主题教学,比如《长大做什么》、《我的爸爸妈妈是……》、《小小建筑师》、《牙医怕怕》等,并同步辅以环境创设,通过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加深幼儿对职业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各个班级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定期邀请家长来园助教,开展“职业日”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职业特点。同时,我们还依托生活体验基地积极开展外出职业体验活动,让幼儿走进重百超市、消防队、天友乳业、可口可乐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自来水厂、特警中队、图书馆、废品回收站等,直观了解各类职业人的工作特点。在区角活动和混龄角色体验活动中,教师们设置了表演吧、医院、美容院、电影院、银行、建筑工地、茶餐厅、快递公司、小超市等贴近孩子们生活经验的角色区,通过真实材料的投放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认知与发展。
(三)家庭和社会层面
家庭环境和父母职业、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子女职业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12】侯志瑾.家庭对青少上职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
][12]幼儿对于职业的概念首先来源于父母,作为家长应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从小对孩子进行职业发展指导。如可以在各类生活场景中告知幼儿不同的职业种类、行业分工等相关知识,丰富孩子对职业的认知和想象。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带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单位参观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让孩子看到自己对职业的热爱,直观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作为社区,也可以充分挖掘社区内的资源,在对家庭进行科学育儿指导的同时,积极为幼儿了解各类职业、参与职业体验提供支持与便利。社会教育机构则应在充分了解并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适宜且符合幼儿特点的职业体验教育活动。
综上,幼儿职业启蒙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多加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积极进行本土化实践探索,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合力的共同助推下,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职业愿景和正确的职业认知,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