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夏操安
[导读] 随着教育部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工作,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引入全新的教育体系。多元化教学开始走入校园,同学们可以身临其境的学习和思考,巩固现有的知识要点,

        夏操安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浙江 乐清 325600
        摘要:随着教育部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工作,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引入全新的教育体系。多元化教学开始走入校园,同学们可以身临其境的学习和思考,巩固现有的知识要点,开拓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不应局限于教材之上,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历史科目的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做出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方向;教学模式
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日趋成熟,历史课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提升思想品格,掌握历史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向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在传统教育中缺乏对教学模式的思考,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教育需要的是创新,而不是复制,更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代教学的方向应当是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学生们能通过课堂学习找到快乐,把学习变成自身一种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优秀的文化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拘泥于书本和教材中的固有内容。一成不变的读写和背诵只能让学生们产生厌倦的心理,把学生的头脑和思路完全束缚在一个范围之内,无法让孩子们完全掌握历史科目的深度和精髓。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致力于为学生提高良好写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1.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历史的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历史科目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有积极的影响,例如教材上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可以看到晚晴腐朽统治下的封建中国的孱弱和各国列强如土匪一般的无耻和凶残,也可以帮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强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此同时,课堂的学习也吸引很多同学对唐代历史和人物的兴趣,主动去阅读更多相关的历史文化书籍,有助于学生拓宽历史知识层面并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教师应将略显枯燥校园课堂教学变成生动活跃的趣味课堂,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1结合微课教学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形式,授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重要内容的解读过程通过摄影机或者手机等新媒体设施进行录像,或者通过制作多媒体素材带给学生全新课堂氛围或学习体验的现代教学模式。微课的应用为当今的初中历史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多媒体教室的大规模普及让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生动、更加立体的学习素材,学生可以借助视频录像对知识难点进行重点学习和复习,提升学习效果。这些新鲜的事物往往能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拓展知识点,通过学习体验的提升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西汉时期的盛世景象和汉武帝的生平纪录片,把学生的思绪带入到时代背景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汉武帝刘彻励精图治,开创王朝盛世的历史知识,也可以看到刘彻个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作为一国之君能够业精于勤,躬行节俭,礼贤下士,悉心听取他人建议等,也能了解汉朝时期的繁荣社会和伟大文明,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和历史的学习欲望。
        2.2提升学习体验
固有的课堂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的麻木情绪,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排斥心理。初中历史教师积极改善授课环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历史文化精髓。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看得到,而且可以触摸和想象,仿佛融入与整个历史的氛围之中。而传统教育方式只能让学生远距离的欣赏,不能调动学生感官全方位的接触,无法切实感受到历史与社会的更深含义。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博物馆、纪念馆,让学生去近距离的观察现实中的人物案例,通过历史文献、古代文物的观看与教材相对比,引导学生们去提升学习效果。学生们在实践的环境中有更直观的体会,真实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们充分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延展发散思维,开拓想象力。学生对新鲜的场景总是充满憧憬和向往,通过这样的授课方式能够帮助同学们解放天性,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去学习知识。
        结束语:初中历史是一门以讲述为主的学科,主要通过教材的介绍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仅仅依靠教材上关于各种人物和历史故事的描述以及简单的图片呈现很难触动大脑中的感知神经,创新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教材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龚嘉颖.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0):210-211.
[2]余明江.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探究[J].读与写,2020,17(30):197.
[3]王晶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与写,2020,17(26):219.
[4]冯惠芬.初中历史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82):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