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铁琴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阳明小学 312000
摘要:新时代的变化之大,除了我们所看到的表面现象之外,人的变化也有目共睹。处在教育岗位的工作者,深感教育管理难度加大,责任重大。学生某些举动挺让人头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尤其是管理好班级中的几位“王”,引领好整个班级,塑造好良好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级管理;策略;智慧
作为一个班主任最大的职责就是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管理班级的方法数不胜数,而每个班级的管理方法也各不相同。书籍中的优秀做法“生搬硬套”效果却相差甚远。那么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呢?就需要大家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研究班级的人,处理班级的事来解决。本人就想通过自己的一些实际操作,跟大家一同探讨。
本人在交流三年期间接收了一个学校“出了名”的班级,前班主任上面上课,下面孩子走动、说话,热闹的跟菜市场似的。一段时间接触下来,发现这个班级学生的成绩都比较薄弱,关键是家长的重视程度也不是很强。对于这样的班级我该怎么来管理呢?就拿现在的班级为例,首先要了解班级的一些情况:有一个孩子陈某某经常乱发脾气影响班级,一发脾气十头牛都拉不回;有个孩子刘某某经常打架斗殴,个个老师看着都头疼;还有个孩子老师讲什么他都要插嘴,以此为乐……这些“王” 严重影响了班级纪律,使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变差,老师也不愿在班级里多停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差班”。
治理这样的班级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除了一整套班级班规来基本管理外,更是要治理好这些“王”。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管理好班级中的那几个“王”,其他问题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吗?
一、抛砖引玉,获取孩子的芳心。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再难缠的学生只要抓住适当的时机,都是讲得通道理的。陈某某老爱发脾气,老师同学都顺着他,只要他不大呼小叫。从而他感觉到自己发脾气就最大,这种方式成了老师和同学讨好他的“软肋”,他以此为乐,也自然而然地觉得这是他的“尚方宝剑”,导致他连自己的“德”都扭曲不全了。从家访中得知,其实孩子一开始没有这个坏习惯。他自己也承认一二年级的时候同学都相处得挺好,但是到三年级后,他觉得原先的好朋友都慢慢远离了他,老师也不太关注他了,慢慢地自己的脾气就大起来了。孩子想得到他人的重视关注,不能走极端。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讲,他似懂非懂,需要我们共同去引导他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针对这样一个情况,我做了一些心理辅导,打算用自己的肺腑之言走进他的内心,让他尝试着认清现象,改变自己。这个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各方面都很积极,朋友也不少,但是慢慢地他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同学也不愿意跟他走得很近,他的朋友越来越少。他还感觉到老师也忽视了他的一些做法:即便他举手了,老师也不请他回答问题。一段时间后,他似乎有点郁郁寡欢,性格上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情绪压抑久了以后,他找到一种方式——大呼小叫发泄出来,只要稍对他有不利,他就会乱发脾气的这种状态。事后,他觉得自己做得也不对,但是在发生的时候,他似乎不太能控制自己。我得知情况后跟他妈妈说: “虽然我刚接手这个班级,但是我发现他上课发言较积极,听课也认真,书写较工整,应该是班级当中一个不错的孩子,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脾气,这成了他的缺点,我真希望他能改正,这样的他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我相信他可以做到的!”只见他用诧异的目光盯着我,满怀信心地点点头,告诉我,他不会让我失望的。
之后,我发现他改变了很多: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对待学习的信心也逐渐加强了。任课老师的反应也比较好,整个人也开朗多了。现在快一个月了,我都没听到他的叫声。我相信他已经不属于那些 “王”中成员了。
二、金蝉脱壳,定能慧眼识英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虽然那些破坏班级纪律的人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就比如说刘某某同学,曾经的老师给他贴的标签是:学习成绩差、爱打架斗殴、上课不认真……感觉一无是处。可我发现他却是一个体育才子,在秋季运动会上,他轻轻松松为班级拿了一个第一名和一个第二名,这跟原先道听途说的他来讲并不一样。
原先老师只有在需要他时用用他,然后又会把这些标签重新送给他,他也已经习以为常了。这么出色的孩子不应该这么轻易浪费自己的时光,这正是引导他的一个契机,一定要好好“重用”他。在他比赛的时候,我在终点等着他,搀扶、敲腿……让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在比赛完之后的班队课上,我大力地表扬了刘同学,他的出色给班级争得了荣誉。我在家长会上就当着他妈妈的面说: “你们家长只要多重视多关注,刘某某同学绝对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也许现在他还不如那些好的学生,但总有一天他会超过这些孩子的。”她妈妈听了我这些话,特意在家长会那天留了下来说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他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是无药可救的人,第一次听到有老师这样表扬关注他的孩子,他觉得很不可思议。我还特意把抬饭框的事情叫他全权负责,自然而然的,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而是一个有用的人,工作做得越来越出色,学习也稳步向前,这位“王”成为了真正的王。
三、欲擒故纵,方能釜底抽薪。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更何况人呢?班级四十多口人中,就有些孩子因为学习成绩的原因与原先的朋友关系疏远了。这样的孩子便有一种想报复的感觉,自己学不好,也要拉着其他孩子不要学,让同学跟他同流合污,这样即使被老师批评了,也有同学跟他一起陪伴。这些孩子不仅是调皮捣蛋,而且品德上也有缺欠,是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他缺失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的“王”最难对付,你批评他,他也不痛不痒,一定要让他自己感觉到自己做错了,那才会有改的可能。对于这样的孩子,最好的办法是让他有心理的触动,抓准时机让他知错并改正。
一次上课,李某这个“复读机”又开始影响课堂,好多同学跟着他笑,让我无法正常开展课堂,本想痛骂他一顿。可一想,这样的做法可以发泄我一时之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我没有不理睬他,他也识趣多了。但我一直记着李某的这种情况,一定要好好整顿不可。机会来了,在一次选班级工作岗位时,他乖乖地坐在座位上,对自己喜欢的“绿植”岗位跃跃欲试,虽没有其他同学举手,但我对他视而不见,同学们也很诧异,下意识告诉我这个工作李某想做。我依然没有搭理他,还把工作交给了另一个孩子。他下课找我说理,觉得我做事不公平。我知道“机会”来了,我对他说:“人是需要相互尊重的,既然你不当我存在,上课时想干嘛就干嘛,我也可以当你不存在。”话音刚落,他立马低下头,下意识知道自己的错误,若有所思地走开了。此后,课堂中的“复读机”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我也时常会用眼神赞赏他。对于这样的孩子,只有让他知道痛才会真正学会将心比心。
总而言之,管理一个班级真像打仗一般,要想打胜仗还必须动用兵法,选对策略,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一定要动用自己的大智慧去管理好小小的班级,去引导好班级中的几位“王”,让整个班级变得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1]万玮,班主任兵法[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6月.
[2]王丽君,智慧管理 鼓励成长——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J],新课程(中),2018年07期
[3]任晓靓,小学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