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国
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出,中职学校的育人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体育学科的价值也被不断挖掘。体育学科本身具备德育功能,其课堂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规则意识、爱国情怀等都是炉石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正如此,中职体育学科才摆脱了“边缘化”地位,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因此,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教育发展这一新契机,充分挖掘体育学科的德育功能,并在开展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以提高体育学科教育教学有效性,建构新式体育新课堂。
关键词:中职;体育学科;德育功能;实践策略
体育作为中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德育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其德育功能,采取有效策略提高体育学科的教育有效性。能够推动中职教育教育新发展,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之下提高教育有效性、人才培养有效性。
一、中职体育学科中的德育功能挖掘
1.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责任感
无数的体育赛事,都蕴含了每一位运动员、每一位观看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之情,体育运动亦是如此。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能够感知每一位运动员的爱国精神与责任感,自己也能够成为该精神的“接棒人”。
2.顽强意志与勇敢拼搏精神
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生无数次的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体育项目的完
成需要学生的顽强意志与拼搏精神。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这一精神,也能够实现自我道德行为的优化。
3.集体主义与协作配合精神
许多体育项目都需要团结协作才能完成,正如同足球、篮球、接力赛等。利
用中职体育课堂上的这些体育项目,能够让学生在具体参与的过程中感受集体内部的凝聚力,从而实现集体主义与协作精神的有效培养。
4.规则意识与原则底线
不同的运动有不同的模式,同样不同的运动也有不同的规则。规则限制行为,
更引导人规范自我。在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实际上发展了学生的规则意识,能够让学生不断认识到原则底线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的心里良性发展。
5.审美意识与健全人格
体育运动包含各种各样的美,运动的美、形体的美、精神的美。在引导学生
参与体育运动感知美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心灵的熏陶,它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全人格形成。
二、中职体育学科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在充分把握中职体育学科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采取如下策略,提高体育教育有效性,渗透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1.发挥体育教师个人魅力,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接触最多、最为亲密的人,学生会有意无意的模仿教师的行为与举动,自主探析教师言语背后的含义。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自身的角色示范作用,遵循榜样示范法,发挥自身的个人魅力,实现德育教育渗透。
教师应当严格遵循本班的体育课堂制度与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当教师发现自身言语不当时,应当及时的道歉,勇于改正,给学生做良好的行为示范。从穿衣打扮、言行举止上散发自己的个人魅力,成为学生的第一道德榜样。
2.利用体育课堂有效组织,渗透德育教育
为让一节课有秩序、有纪律、有规则的开展。体育教师就要协同学生一起制定严明的体育纪律,如上课应当穿着运动衣、运动鞋,不带手势,提早整队等。这样能够让学生们形成规则意识,渗透德育教育。
当然,“法外有情”。教师也不要讲规则卡的太死,否则会导致中职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逆反情绪。面对学生的一些特殊情况,教师也要予以照顾,这样才能让体育课堂有高度更有温度,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才会有效提升。
3.利用多元体育项目开展,渗透德育教育
中职体育教师在落实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注意引入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不要局限在某一活动上,要打开体育世界的大门,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挖掘每一个活动蕴含的德育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如中职体育教师可以开展篮球、足球等强调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合作意识;如中职体育教师可以开展“友谊赛”,培养学生的正确竞技意识;如体育教师可以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渗透传统文化等。丰富的体育项目让中职体育课堂变得更有趣,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实现被教化。
4.利用多样课堂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要选择多种多样的方式落实开展体育教学,要注意给予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空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深化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体验,进而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教师要一改过去体育课堂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新式教法。这些教法本身就具备德育色彩,在与体育项目融合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德育功能,助力中职体育教师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5.利用有效体育教学评价,渗透德育教育
为引导学生养成体育西关、热爱体育,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中职体育教师就要以有效的评价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将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放在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上,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与个人变化,与学生的个人体育素养发展进行纵向对比,改变过去学生之间的横向对比方式,促使学生在有效评价中认知自我,实现素养多元发展。
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融合鼓励评价,在认可学生之中激发学生无限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信心。
结束语:
总之,中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深刻认识体育课程的德育功能。要在开展体育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方法,突出德育功能,实现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双向落实。这样才能够在推动体育学科发展的同时推动中职教育发展,在迎合素质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中实现综合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郑旭男.探究中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J].当代体育科技,2020(08):99-99.
[2]林国欣.试论中职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教师,2019(3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