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伊花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311231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其中语言与文化是加强各国联系的桥梁。若想掌握一门语言,就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理解文化内容,才能够更加方便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在日语学习中,日本的语言中处处透漏着日本的文化,要想真正掌握日语,就需要先了解日本的文化。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通常情况下还是以课本内容为教学课程的中心,重视语言的听写和翻译能力,却忽视了日本文化的教学。
关键词:日语学习;传统文化;教学目标;综合素质
引言
在语言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某种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人们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能够通过语言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加强各国文化交流,能够流畅、无障碍的交流是语言文化学习的第一步,但是,仅仅能够交流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进行了解,掌握语言技巧,才能够实现无障碍交流[1]。这是由于只有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简言之,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能够快速的帮助学生学会该门语言,对日语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简述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日积月累,不断沉淀的精髓,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对大自然进行加工和学习而形成的物质以及精神两种层面。例如:衣食住行、语言、交流、文化、道德、宗教等多个角度。除此之外还包括意识形态、组织机构、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多个层面。所谓的制度文化就是在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制度、风俗伦理等,也就是表现为人际关系。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演变而来,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具有特定的文虎内涵。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每一种语言所展现的文化内容也会有所区别,反应民族气息和性格。与此同时,文化处处制约着语言表达[2]。所以,在学习国家语言时,若能够清晰了解这个国家背后的文化内涵,更能够理解语言表达,使对方清晰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含义,实现顺利交流的目的。
二、简述日语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日语学习中,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日本文化,掌握国家的传统表达方式,更能便于学习日本语言。日语属于日本文化的外在反应,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对日本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日本吸收了很多中国优秀的文化,这就导致在学习日本文化时,发现很多文化内容与中国历史文化非常的相似。但是,由于地域和人文差异,两国之间还是存在本质的区别,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日本将从我国吸收的优秀文化结合本地特色,形成自身非常有特定的文化[3]。日本的生活环境和地理方式决定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产生了独特的日本文化。通过日语能够反应一国文化,突出风土人情。
日语的语言特色:
其中,在日语学习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日语会出现省略,有一些不言自明或者只要听说就会明白的事情,或者一旦说出来,可能就会伤到对方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都是通过省略来表达,例如:「今朝、(私は)7 時に起きました。(私は)駅に着いたら、電車がも う出発しました。(私は)困りましたね。」
该句中省略了主语“私”。即使不说“私”,听话人也很清楚说的是 谁。而且,如果出现“私”,有强调自我、主张自我之嫌,这是日本人所避 讳的。
再如,对于「仕事のあとで、一緒に飲みに行きませんか」的邀请, 我们中国人也许会说「すみません、用事があるから、行けません。」以 此直接拒绝对方邀请。而日本人则一定会说「すみませんが、行きたい ですが、ちょっと......」或者说「すみませんが、ぜひ行きたいですが、 用事がありますので、ちょっと......」,在这种表达情况下,都会通过后半句的省略,来委婉的表示自己不愿意,拒绝的意思。这是因为直接的拒绝会比较尴尬,并且也会辜负对方的一片心意,会伤害到对方的感情,致使双方陷入到尴尬的境地,为了避免尴尬事件的发生,通常以省略来表达自身 的意思。
三、日语教学的特点
通过这种忽略来表现的语言表达方式,主要反映了日本人重视“和”精神,日本人往往将以和为贵最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害怕与别人发生冲突,尽量的避免与别人发生不和谐,并且“枪打出头鸟”,他们不会主张自我,他们理想的状态就是尽量的和大家保持一致。若有些人在学习中,不理解或者不了解日本人的这种文化,若一味的按照中国人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引起人们的不适,在交流中一定会出现碰壁。除此之外,敬语在日语的表达中也属于一大特点[4]。在日本表达中,对长者、上司、陌生人等都会使用敬语,在谈及到自身的事件或者与自身有关系的事件,那么表述中通常采用自谦的方式。例如 对于部长会使用「部長、来週、ご出張になりますか。」这类 尊敬的表达方式,说到自己时则会用「この荷物、私がお持ちしましょ うか。」这种谦逊的表达方式。这是日本人在社会中长幼尊卑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主要还是源于日本漫长的历史文化,在这种封建思想传统束缚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长幼、尊卑、阶级分明的社会等级,并且这种等级制度非常的严格,虽然进入现代文明,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遭受到了冲击,制度出现了松懈,虽然不如之前那么严格了,但是,在日本很多情况下,在交流中,仍旧沿用传统的等级来行事。
能够很好的表达出日本人对待“内”和“外”的态度。日本人若是在语言交流中,对待“内”仍旧采用敬语,那就有中将熟悉人作为外人的一种感觉,因此都会采用自谦的方式,对待“外人”,则是通过敬语来表达对外人的尊重,因此,若在这一点上不是很清晰,那么就很容易闹出大笑话。
第一点,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的讲解。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在很多日语教学学校,都会开设一门课程那就是日语精读课程,并且这种课程的课时占据着大部分的时间,简单来说,在日语学习中,日语精读课程属于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通常情况下,在一年级,这门课程的课时是每周10节课,到二年级就成为8节课,三年级是每周6节课。除了日语精读课程之外,还设置了一些听力、口语、读写等课程。当到二年级时,就会开设一些关于日本文化的课程,例如日本历史、日本概况、日本文化等,主要是对日本的发展史和现状进行描述,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日语,像这种课程基本上每周为2个课时,正是由于这种课程在课程学习中所占比例不重,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忽视了这些文化类的课程,从学生上课的情况来看,在学习文化类课程时,学生的上座率很低,只有学习精读课程时,学生才会来进行学习[5]。除此之外,哪怕是参与到文化学习课程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往往表现出不耐烦,心不在焉等,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明目张胆的看精读课的内容。甚至部分学生直接放弃这门课堂的学习,不来上课。
第二点,除上述内容之外,也就是精读的授课方式。在精读课堂中,其主要强调的就是在课堂上通过记忆来进行单词和文章的背诵,在课堂中,教师会通过大量的时间来对语法进行讲解,并且会带领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但是,教师却忽略了单词语法以及表达背后的文化内容,通常情况下很少涉及,或者是一笔带过,学生很难深入了解其真正的含义。长此以往的学习,可能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快速的说出语法正确的句子,但是,总是带有浓浓的教科书的气息,导致讲出来的语句不是非常的有生活气息。对于这种情况,在什么环境下,应该选择什么样子的话题,若在话题开展中,对其了解甚微,那么就很难顺利的与日本人进行交流。追根揭底就是由于学生的语言与文化联系较少,没有文化支撑的语言毫无生机与活力。因此,忽视文化背景的日语教学,只能算作单纯的日语学习者。
四、简述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的联系
听说读写译是日语学习的五大主要项,同时,这五大项也成为评判学生日语学习效果的标准,能够通过听说读写译来掌握学生学习现状,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很难实现五大项全能型的学习,这是因为,听说读写译这五大项,无论是哪一项,离开历史文化背景,都很难掌握其精髓,学生难以达到熟练的境地。
“听”在中国学生的学习中,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听”在属于最难的一项。尤其是在每年的日语听力考试中,无论是哪个级别的听力,单词、听力、语法、阅读中,听力的平均分数永远是最低的,这也强有力的证明我国学生的听力水平较低。其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语速快,不认识的单词较多等,无法正确理解听力中的文章内容。若不了解对话内容和对话场景,对人物关系掌握不清晰,就很难听懂作者的意思。加之学生对日本的文化习俗以及人文风土了解不清晰,很难激活背景,对听力内容的预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说”是日语学习中的另一大难点,中国学生有时较为羞涩,不好意思开口说话,尤其是自身不熟悉的日语,怕说错,怕发音不准确,可以通过分角色对话,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练习,无论是哪一种说,都离不开日本人的历史文化,若学生不了解日本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等,很难顺利交流[6]。那么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话题,都会由于学生自身文化背景的不熟悉而难以顺利进行下去。有时难以表述清晰自身的表达内容,或者理解错日本人想表达的内容,而造成误会的产生。
“读”看起来好像和日本文化的联系较浅,只要单纯的理解文章句子语法,认识单词即可,但是,事实确不是如此。在“读”的过程中,若不了解文化背景,那么就很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理解文章不仅仅是读懂表面意思,而是需要理解文章的内在内涵,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与文章相应结构有着重大的联系,对历史背景不清晰,那么文章结构就会不完整,当然也不能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深层含义。
“写”主要是根据文章的摘要、图标解说文、议论文等进行文章内容的创作,其中若不清晰文章规则,就无法正确表达出自身的意思。尤其是一些书信,更需要使用尊称和自谦的语法来展现日本人的谦卑,若无法准确结合日本文化,那么所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一篇日本文字形式的中国文章罢了。
五、总结
综上所述,日语学习离不开日本文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日本文化背景的渗入,很多学生轻视日本世情课,这种课程不受学生喜爱主要是讲授内容枯燥乏味,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日本文化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日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赖秋林. 浅析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的导入[J]. 北极光, 2019, 257(03):149-150.
[2]陈婷婷, 沈英莉, 刘彩霞. 日语教学中的日本文化的导入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 191(10):371-371.
[3]周广瑜. 日语教学应与日本文化现象有机结合——评《日本语言学理论研究与日本文化探析》[J]. 领导科学, 2019, (12):2-3.
[4]马亚琴. 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化导入的有效途径探讨[J]. 中外交流, 2018, (34):54-55.
[5]张萌. 日语人才培养与日本文化导入方法探究[J]. 科技资讯, 2018, 16(33):154-155.
[6]刘笑辉.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下的二外日语教学改革r——以日本文化导入为例[J]. 现代交际, 2018, (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