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阳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四九中学,511670
摘要:学习历史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历史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认识历史和解释历史,而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教学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如何选择准确的史料,利用史料教学提高农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史料教学;农村;学习兴趣;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近年来省考历史越来越走向能力立意,注重立德树人,突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在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中,各种史料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的比重非常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加大对史料教学的应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好史料,特别是对农村中学生来说,什么都不懂,历史教学就更难开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更是无从谈起。如何在初中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下面就我自己结合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直接将教材中的有关的内容作为史料引用
历史教材中,有非常多的史料,包括文字史料、文物图片、历史地图、表格图示等形式,这些史料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专家精心挑选,与教材内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是学生手头最容易拿到的史料,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教材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表、每一幅插图、每一段引用的史料,都可以精心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与学生互动。
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善于利用课本第10页的一段材料:“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这样一段材料中,先用学生读材料,再精心设计几个问题:1.夏宫指的是什么?2.两个强盗指的又是什么?3.圆明园火烧前和火烧后是怎样的?4.说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你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通过这样设计问题,先从简单的问题问起,而且这些答案完全可以在材料中找到的,让学生可以在找答案的过程中既找到成功感,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历史做题目是不难的,再在后面引导他们对圆明园的认识,既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又可以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引用的史料类型要多样化
农村中学生由于受生活条件的限制,对历史这门学科不重视,上课更不认真学,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以不同形式展现史料,才能让他们花心思在课上认真去学。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如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影像史料等,发挥各种材料的功能。同时史料的内容要丰富多样。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通过展示地图、图片、视频这些不同的史料,还原战争的经过,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危机,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利用史料教学在小组中进行合作竞学
小组合作竞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催化剂。初中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如果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从而获得不错的效果。学生合作交流时发挥小组作用,组员间相互交流,会的学生主动教会组内不会的,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长此坚持这种教学方法,既做到对学生放手,也是教师的放手。实际上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史料精心设计问题来进行小组合作竞学,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时,先导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从诗词中设计几个问题,让小组分组回答,进行比赛,再展示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让学生讨论,然后根据问题进行抢答,大部分的学生都想着为小组争光、赢得荣誉,再讲述红军长征线路图时,先展示地图,让学生分组展示线路,再在大屏幕配合展示红军遇到的困难,让学生亲身感受并学习长征精神。整一节课下来,大部分的学生都投入到课堂中,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乡土历史史料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乡土历史因发生在自己的家乡,可以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生动教材,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材中某些事件与本地区发生的历史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可以结合乡土史料进行分析。
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时,可以结合我们来自革命老区小学里面的思源室里面的资料来进行分析。“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从化成了沦陷区和半沦陷区,潖江地区就成了抗日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保卫粤北大后方安全的特殊重任。党非常重视这块抗日的特殊地区,派出了王磊、王强、梁肖立、梁庄仪等一大批干部来到潖江,建立中共潖江区委,领导潖江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直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展现如黄渠成、黄信明、黄积年、黄赞明、何俊才、王磊、黄渡江等革命人物的图片,通过了解图片和材料,让学生学会分析取得胜利的原因,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家乡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在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在学习史料的同时培养了历史核心素养。
五、鼓励学生自己多去找找史料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调动农村中学生的兴趣,有兴趣才能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激发学习潜能,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历史中有很多史料都非常有趣,我们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身边的环境去参与搜集史料,在获取史料的同时,既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也可以在收集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时,提前两个星期让学生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的变化,可以是图片的形式,也可以是实物。在上课时,学生带来的实物有80年代时的衣服、90年代他们父辈用过的玩具、21世纪初时用过的手机等,大多数实物较大,只能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这一节课的教学正是有学生的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史料是学生了解历史的基础,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凭借,因此史料教学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主流方式与发展趋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准确地运用史料教学,重现历史,还原历史,既能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