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翔龙
云南省宣威市教师进修学校 655400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认同和喜欢民族文化,让学生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如何在小美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传统文化;实践路径
美术教育具有提升艺术素养、传授知识技能以及传播文化等多重功能,是学生素质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了美术教育的重要地位,美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进修的重要艺术课程[1]。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美术教学一直不被学校和家长所重视,使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无法充分体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美术教育逐渐被重视,但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却不高。在美术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老师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彩故事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2]。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实践教学
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并不是单纯靠老师的讲解就能够完成。教师不能够只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是应该增加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师缺乏传统文化渗透意识
我国很多美术教师的思想过于陈旧,其认为美术教学就是将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的内容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很多美术内容,教师应该对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起重视。
三、在小美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办法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
美术是通过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为观看者带来没得感受的艺术。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造成的感官刺激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带来更大的感官刺激。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更多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深刻认识到美术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美术作品中蕴含着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精神风貌以及文化特点[4]。例如在《欢乐陶吧》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不同时期的陶器图片,在课堂中向学生展示,教师对不同时期的陶器进行简单讲解,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陶器发展过程,将传统文化完美渗透到美术教学当中。
(二)教学贴近生活
艺术灵感的来源就是生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在《团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团扇和生活中常见的扇子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团扇的认识更为深刻、直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团扇的特点和制作工艺,引导学生观察团扇和生活当中使用的扇子的不同。将教材内容和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传统工艺的了解。
(三)注重学生创造性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利用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引导学生在制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5]。在学习制作团扇市,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制作团扇的方法,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团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共同制作团扇。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积极的讨论,在合作中完成团扇的制作,在实践中学习传统文化。
(四)完备教师素养
学校应该对招聘人员进行严格筛选,聘用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有扎实的美术理论知识和优秀的美术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传播错误文化的情况。组织在岗的美术教师培训,加深美术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每一个教师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美术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美术教育并不只是学画画这么简单,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亚琼.借助信息技术,让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上熠熠生辉[J].新课程,2020(43):135.
[2]1]何晓喆.小学美术课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方法——以超轻粘土为表现形式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为例[J].文化产业,2020(15):149-150.
[3]]陈蕾.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美学——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J].新智慧,2020(06):38.
[4]尤艺霖.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20(19):25-26.
[5]王欣.借助传统文化 丰盈美术课堂——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教育界,2020(36):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