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深入探究”,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俞迁娇
[导读] 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有别于其它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情境的过程中始终处知识思考、知识整合状态,能够激活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
        俞迁娇
        浙江省三门第二高级中学   317100
        摘要: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有别于其它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情境的过程中始终处知识思考、知识整合状态,能够激活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问题情境教学法积极作用,采取有效对策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入境”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深入探究。进而以问题情境的创设,助力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情境 创设对策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知识获得,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之下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源以及教师引导、学生帮助,才能够有效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化课程标准》文件强调“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学习针对性的加强,利于在教学中发挥清肝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进行学习”[1]。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深入把握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的应用重要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完善,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的特征把握
        要想让问题情境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高中化学教师就必须把握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效性特征,从特征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第一,适应性特征。即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符合知识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设定问题,问题不宜过难,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原则;
        第二,诱发性特征。即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能够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心理矛盾冲突,唤醒学生解决冲突的欲望,引导学生投入问题思考[1];
        第三,直观性特征。即教师所创设问题情境,适当要辅助教具或多媒体,或联系生活实际。目的是在引导学生直观观察中领悟化学知识精髓,实现问题解答;
        第四,层次性特征。即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层次性,设定有梯度的问题链,利用问题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提高。
        二、问题情境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作用
        之所以强调要有效利用问题情境开展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其原因如下:
        首先,在高中化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符合知识建构的需要。它能够让学生在感受、体验问题情境的同时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有助于学生的深层次化学课程学习;其次,创设有效的化学问题情境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凸显了学生在化学课堂的主人公地位,能够促进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2];其三,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情感认知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投入到化学学习课堂上;其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发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深层学习。
        三、“问题情境——深入探究”,高中化学课堂应用问题情境的具体对策
    1、创设多元问题情境,突出教学重点
(1)利用探究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将化学课堂的验证性实验改变
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参与化学实验,做实验假设、试验方案设计、实验参与的基础上,创设一个直接参与的实验问题情境,改变原有的结果验证模式,进而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在问题情境之中掌握知识。
如在学习“原电池”时,教师不要直接将原电池装置给学生。可以通过提供
实验材料让学生们先假设实验结果,在设定实验方案,通过归纳对比、分析总结的方式得出结果。

其探究性实验步骤具体如下:
①取锌片、铜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判断二者现象;
②用导线与锌片、铜片、电流计相连,插入具有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的烧杯中,与原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原因;
③形成电流首先要有电子的定向移动,哪些反应会有电子转移?
这样的探究性实验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现问题解答,
让学生成为了实验的主人公、知识的探究者,化学课堂学习效果更突出。
(2)利用生活元素,创设问题情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教师要抓住生活
与化学之间的关联,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化学的眼光去思考生活现象,寻求知识解答。
    如教师在《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可以从铁树叶子发黄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其原因,并采取什么措施补救,从而引出铁肥的成分和保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心理学上提出“认知冲突”是对于某
个问题,学生想要解决又无法解决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够促使学生兴成主动探究的动力[3]。教师可以抓住“认知冲突”这一心理特点,创设对应的问题情境,以矛盾促思考。
    如在进行“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思考“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实验反应现象,并且提出“若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一问题。学生们依靠思维定式很快回答“会生成铜与硫酸钠”。这时,我基于学生的回答,进行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没有出现铜,反而出现了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时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十分好奇,课堂讨论热烈。我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出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教学十分有效。
(4)利用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化学史补充
化学课堂,引导学生思考从古至今的化学发展历程,思考每一个化学家背后蕴含的精神,去解读化学家的故事。利用化学史来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学习与思考。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也能够达到问题情境创设的最终目的。
2、完善问题情境点评,提升学生自信
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不是创设完成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其问题情境的点评,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4]。
        对问题情境点评,实际上是对学生的问题思考情况进行点评。教师要考虑学生在参与问题情境过程中的学习表现、思维发展状况、以及学生的问题答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点评。且在点评过程中应当以鼓励强化为主,要充分利用省城资源,做问题情境的补充,实现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
        为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全方面的把握,真正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请情境、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建立学生课堂问题档案,将学生的回答情况做记录,并且以记录为支撑挑选学生进行问题回答。这样能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化学课堂的问题情境中,能够“雨露均沾”,达到教育目的。
3、化学课堂巧妙留白,拓展问题情境
为了让高中化学课堂产生“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后能
够回味无穷,不断反思本节化学课的所学、所知。教师局可以在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开展化学教学时适当留白,将问题情境延伸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化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如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们在课下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完成课上的疑惑点,实现课下实验问题情境的创设。如开展“发黄的旧白纸漂白”实验、“死灰复燃”实验等;
        再如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为下一节课的化学教学做铺垫,设定导学案。以导学案为支撑,进行问题情境的拓展。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所学以及新知识的预习,完成导学任务单。这样能够实现问题情境的新创建,同样能够让学生在完成该任务时初步感知化学新知识,实现化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问题情境在高中化学课堂的积极作用。要将“学”与“思”融合在高中化学课堂,实现“以问引思”、“以问促学”的教学目的。打造一个“学”、“思”并举的和谐高中化学课堂,进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宋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百家作文指导,2020(03):34-35.
[2]浪春英.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名师在线,2020(17):57-58.
[3]卢红青.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6):6-7.
[4]刘凤慧.探究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文摘:学术,2019(16):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