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0期   作者: 张红军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学生的有效教育,将有效教学方式和理念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有效教学的进程
        张红军
        湖北省老河口市张集镇武营小学  441804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学生的有效教育,将有效教学方式和理念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有效教学的进程,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实现学生的全面深化发展。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有效教学 探究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在授课当中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那么如何让数学的教学更加的有效?
一、全面完善备课,充分掌握学情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有机统一的过程。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不匹配,造成教学低效甚至无效,而备课作为充分掌握学情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值得重视的环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仅需要钻研教材内容,更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现状和数学知识水平,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为高效课堂教学提供充分的保障。
二、合理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多媒体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帮助也是有目共睹的。小学数学抽象性较强,仅仅依靠教师直白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会相对困难,即便是运用一些教学道具,讲解效果也不会非常理想。而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把很多教具不能展现的知识点展示在大屏幕上,既生动又形象,教师不用再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针对某一知识点,小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带给小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之兴趣满满,再加上讲解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频繁,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虽然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但数学教师还应清醒地意识到不能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只能将其当作一种辅助工具,不能让多媒体代替数学教师,毕竟教师才是教学的主导。
三、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当先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比一比”课程内容教学时,就可以拿出5个大小不同、轻重不同,但是外型却一样的汽车玩具。让5个学生上台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汽车玩具,并将自己的汽车玩具和另外四个同学所拿的汽车玩具进行比较。最后数学教师再对这五个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经过比较后,哪个汽车玩具最重?哪个汽车玩具最轻?哪个汽车玩具最大?哪个汽车玩具又最小?”并且对所有问题都回答正确的学生奖励一个汽车玩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活跃数学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在专注用功学习的情况下实现强化学生对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效果。

比如说在讲解《位置和方向》课程当中的“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个微电影,并询问学生:“假如这是电影院,同学们在看电影,那么此时的你们应该是在电影院当中的第几排,又是这一排当中的第几个?”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还能够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从而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四、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校园绿化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的图片来导入新课:我们的校园非常美丽,不仅有一大块草坪,而且春天时我们可以听到鸟叫的声音,夏天时我们能听到蛙叫的声音,秋天时我们能看到盛开的菊花,冬天时我们可以欣赏蜡梅的芳香和傲骨。同学们知道吗,我们的校园如此美丽,除了要感谢园丁的辛苦付出外,还与数学知识有很多联系呢!然后,教师出示学校草坪的图片,让学生合作探究学校草坪的面积。教师出示探究的问题: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三角形和菱形等面积的计算公式,而我们学校的草坪形状显然不属于我们之前学过的图形中的任何一种,怎么计算这种图形的面积?请先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再给出计算结果。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仅发挥了优等生的优势和才能,锻炼了中等生的能力和创造力,而且使学困生在这种氛围中也积极主动地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有效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五、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笔者在进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概念,并体会测量单位的实际用途,考虑到学生对实际生活具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首先创设生活情境,以生活案例作为教学导入,提出:“同学们,你们最近有测量过自己的身高吗?”学生都纷纷说出自己的身高,伴随着学生高涨的热情,再次提出:“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米二一点五到底在指什么?”学生展开了讨论,并分析出“1.215米”,在此基础上引出“其中的二代表了分米,其中的一代表厘米,而五代表的为毫米”,让学生初步对毫米和分米有了基本认识,也激发了学生的认同感,从而为接下来理性概念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六、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创造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自信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按照不同年龄阶段进行评价,低年级的孩子评价的方式除了口头上的评价,还可以有物质上的奖励或者是贴小红的方式,高年级的孩子重在语言上的评价,评价的语言不能千篇一律而是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才能让孩子拥有表扬的兴奋感,才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积极的融人到数学课堂中学知识,孩子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并且能很好地运到生活中去,这才是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结束语
        总之,要想不断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的潮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玲.浅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26.
[2]刘桂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41.
[3]黎启瑞.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N].科学导报,2019-06-04(B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